[太阳]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结束后,柔道冠军庄晓岩收到健力宝集团赠送的"纯

醉卧桃花林间 2025-07-02 23:02:02

[太阳]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结束后,柔道冠军庄晓岩收到健力宝集团赠送的"纯金易拉罐"时,她特意用红布包裹着藏进衣柜,连女儿考高中都不敢拿出来炫耀,谁料十九年后,她用指甲抠开罐身的小白点,银色金属赫然暴露,检测显示这罐子只值50元。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金罐门) 1992年的夏天,巴塞罗那奥运会赛场上,一个扎着马尾的姑娘咬住金牌的画面,曾让无数人眼睛发亮,可谁又能想到,这枚金牌之外,她带回家的那只号称“纯金易拉罐”,竟暗藏着足足十九年的秘密? 在那个年代,健力宝凭借一只金罐,顺势把自己送上了中国体育营销的头把交椅,广告满天飞,记者笔下的“纯金罐”成了体育和商业联姻的样板。 可真有人去问过这个罐子里面到底是什么吗?很多人都没想到,自1984年起,中国奥运冠军回国后除了领奖牌,还会有一个“金罐”环节。 霍英东送金牌,健力宝送金罐,看似顺理成章,却没人去细究一罐到底值多少钱。 1992年,中国队拿了16块金牌,但金罐送了18个,双人项目成了多出来的理由,那会儿没人觉得蹊跷,新闻把它捧得像个符号,没几个人琢磨背后还可能有假。 偏偏就是这么个小东西,被庄晓岩包得严严实实,二十多年后还躺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游客站在那块说明牌前,看见那个小白点,多少会心里发凉:有些“光鲜”,只是贴皮而已。 她一直觉得这只罐子不光是奖赏,更像是一种提醒,提醒她和家人,这块金牌来得多难,那个时代多艰苦,庄晓岩怕贼惦记,怕女儿拿出去炫耀,怕丢了这个“面子”。 家里条件一般,最穷的时候也没动过这只罐子换钱,等到女儿高考结束,她才把那个裹得发黄的红布一层层剥开,本来是想告诉孩子,只要够拼命,就能拿到别人羡慕的东西。 可那一抠,掉出来的不是金光闪闪,而是一块冷冰冰的银色金属,那一刻,她才明白,这只罐子其实啥都不是,更讽刺的是,这件当年报纸吹得天花乱坠的“荣誉”,到头来却值不过一顿家常菜的钱。 那之后,“假金罐”在博物馆成了反面样本,老百姓看着摇头叹气,年轻运动员再遇到所谓“馈赠”时,也开始学会先找人验货了。 真相被戳穿后,庄晓岩第一时间找到李宁想要个说法,李宁算是她的师兄,当年也拿过金牌,他帮忙联系健力宝高层,结果最初对方拍着胸口保证回总部就查,嘴上说得好听,转身就丢出一句“要不你去打官司吧”。 这话冷得让人心里拔凉,她硬是带着检测报告,把这只假罐子告上法庭,可有时候,理不等于赢,健力宝拿出来的合同上白纸黑字写着“铜胎镀金”,老师傅也出来作证,说当年黄金紧俏,根本不可能整罐子用真金做。 可话又说回来,当年宣传稿上写得那叫一个豪气,媒体把“纯金罐”四个字放在头版,可真遇到糊涂账,谁来埋单?庄晓岩不甘心,托律师发函催着健力宝拿个说法,可公安那边连案子都没立起来,一问才知道,企业只是去咨询了个流程,连个正式报案都没。 最尴尬的是,一边是高喊品牌光环,一边连罐子真伪都不肯出具完整报告,人们这才慢慢反应过来,这场看似风光的“馈赠”,只是利益转化下的产物。 虽然法官最后判她败诉,但这场闹剧也算给后来人提了个醒:合同算数,荣誉不能只靠一句空口承诺。 可这事儿还没完,金罐官司之后,庄晓岩又在网上把当年的教练刘永福怼了个透,外人一看都觉得惊讶,奥运冠军竟然会“反咬”带自己成名的恩师? 可庄晓岩的嘴里,刘永福根本不是啥好人,她说当年教练找上门的时候,不是看中她的潜力,而是每天蹭饭、洗脑父母,把她从喜欢的铅球训练生生拽到柔道场。 后来拿了金牌,刘永福在外面拼命揽功,说啥“没有他就没有庄晓岩”,可她心里明白,真正把她推到顶点的,是自己不怕死的那股狠劲。 刘永福背后那点烂事,藏不住了,逼队员吃药、要亲眼看着吞下去,对妻子动手、在外面拈花惹草、还开培训班靠奥运光环赚钱。 她说辽宁体育圈远不止这一位,还有更多看不到的角落,藏着别人不敢讲的潜规则。 想到1992年那个咬住金牌笑得天真的自己,庄晓岩现在说出来话更像是句掏心窝子的提醒,金牌闪光,可别只盯着表面,别被权威压得不敢开口,有些荣耀,藏着太多灰尘了。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醉卧桃花林间

醉卧桃花林间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