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副总理受贿案引发的争议】 7月2日,乌克兰最高法院反腐败法庭裁定,不暂

百态世界侃 2025-07-02 21:46:03

【乌克兰副总理受贿案引发的争议】

7月2日,乌克兰最高法院反腐败法庭裁定,不暂停副总理兼民族团结部长阿列克谢·切尔尼绍夫的职务,驳回了国家反腐败局和特别反腐败检察官办公室要求其停职2个月的请求。

切尔尼绍夫被控在2020-2022年担任社区与领土发展部长期间,滥用职权为基辅开发商提供土地优惠,换取价值超过1450万格里夫纳的房产折扣。具体行为包括:故意低估土地价值,协助开发商低价获取地块,导致国家损失约10亿格里夫纳。指控依据《乌克兰刑法》第364条(滥用职权)和第368条(受贿),最高可判12年监禁。

切尔尼绍夫已被采取的司法措施:法院要求缴纳1.2亿格里夫纳保释金(截至7月2日尚未支付);禁止未经许可离境,需上交护照并佩戴电子监控设备。

尽管切尔尼绍夫案刚刚开庭,但已引起广泛的争议。 1. 政治干预质疑 - 调查法官维塔利·克里克利维指出,乌总理什梅加尔致信法院支持切尔尼绍夫留任,可能构成对司法的政治施压。 - 国家反腐败局强调,切尔尼绍夫作为现任副总理,可利用职权妨碍调查,例如接触机密文件、影响证人。

2. 当事人否认所有指控 - 切尔尼绍夫称其声誉受损,但承诺“服从法院一切决定”。 他声称因账户被冻结,正筹集资金支付保释金。

3.部门存废争议 - 切尔尼绍夫领导的民族团结部可能被撤销或并入外交部,理由是该部门系“定制设立”且运作失败。为避免废除团结部的负面象征,乌政府或选择合并而非直接撤销。

4.反腐体系公信力挑战 - 此案是乌克兰史上最高级别在任官员涉腐案,且切尔尼绍夫被视为总统泽连斯基亲信,引发对权力核心反腐决心的质疑。欧盟此前要求乌克兰解除对国家反腐败局调查军事采购腐败的限制,此案结果可能影响入盟谈判进程。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百态世界侃

百态世界侃

我关注世界,你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