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可以肆无忌惮的轰炸伊朗,双方停战了,也可以肆无忌惮的轰炸胡塞武装控制的也门,但是再怎么炸胡塞武装,胡塞武装就是不停止轰炸以色列,这不,又来了!
7月1日夜间,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紧急发声,“巴勒斯坦 - 2”型高超音速导弹,击中特拉维夫本 - 古里安国际机场。机场瞬间瘫痪,航班停飞,人员慌乱奔逃。胡塞武装还派出了无人机“先锋队”,对特拉维夫、阿什凯隆、埃拉特三地展开狂轰滥炸。
胡塞武装一个也门的反政府武装,突然有了这么厉害的导弹,这 “巴勒斯坦 - 2” 导弹的技术源头,跟伊朗脱不了干系。
从导弹的设计原理到固体燃料配方,都能看出伊朗 “法塔赫 - 2” 导弹的影子。
不过胡塞武装也不是完全依赖外援,他们在也门北部的山洞里建了地下工厂,用 3D 打印技术自己造导弹部件,甚至连锂电池和电机都是从网上采购的。
这种土法创新,硬是没让以色列的情报部门没发现端倪
虽然国防部长卡茨放出狠话,说要让也门尝尝伊朗的滋味,还威胁要派 B-2 轰炸机去轰炸胡塞武装的据点。
可狠话归狠话,以色列现在面临的问题可不小,他们的防空系统在高超音速导弹面前漏洞百出,拦截成本还高得离谱,一枚 “箭 - 3” 拦截弹要 300 万美元,而胡塞武装的导弹成本还不到 100 万。
另一方面胡塞武装的持续打击已经影响到以色列的经济命脉,本 - 古里安机场瘫痪 4 小时,直接损失就超过 2.5 亿美元,全球航空网络都跟着受影响。
从战略层面看,胡塞武装通过持续的导弹袭击,把以色列拖入一场消耗战,以色列每拦截一枚导弹,就得烧掉三倍的钱;每炸一次也门,就会招来更猛烈的报复。
关键是胡塞武装的行动得到了伊朗的暗中支持,形成了代理人 - 主体的双层威慑体系。这种打法,让以色列既不敢轻易扩大战争,又没法彻底消灭胡塞武装,只能在舆论和军事压力下左右为难。
胡塞武装用实际行动证明,在现代战争中,技术创新和战术灵活比单纯的兵力优势更重要。而以色列在非对称战争面前,再坚固的防御体系也可能被逐渐啃食殆尽。
这次袭击可不是简单的军事行动,而是一场改写游戏规则的技术革命,当 “拖鞋军” 都能造出高超音速导弹,当传统军事强国的反导系统形同虚设。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