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个国家开始站队,美国这才意识到,中国布局12年的大棋局已经成型。 当世界还在对 “一带一路” 众说纷纭,甚至有人狭隘地认为中国只是在搞些修路架桥的 “赔本买卖” 时,美国慌了,赶忙推出 “印太经济框架” 来应对。 但这两者,实则有着天壤之别。 自 2017 年美国任性退出 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后,其在亚洲经济舞台上的影响力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路下滑。 而中国的 “一带一路” 倡议,从 2013 年提出后,便脚踏实地地推进,至今已近 12 年。 这期间,成果斐然。一条条铁路如同钢铁巨龙,从中国出发,一路蜿蜒连接到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让货物运输更加便捷高效。 在非洲和东南亚,一座座现代化港口拔地而起,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动了周边产业的繁荣,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美国这才惊觉,中国在全球经济领域的话语权正与日俱增。 美国官员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经济是其在亚洲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于是,匆忙推出的 “印太经济框架”,表面上打着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旗号,实际上却充满了政治算计和对中国的遏制意图。 它没有关税减免、市场准入等实质性优惠政策,对参与国来说,吸引力大打折扣。 而且,这个框架更像是美国的 “一言堂”,企图将自己的规则强加给其他国家,完全不顾及地区国家的实际发展需求。 反观 “一带一路”,始终秉持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 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沿线国家的主权和意愿,与各国共同探讨发展规划,让每个参与国都是平等的合作伙伴。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比如在一些非洲国家,中国帮助修建公路、铁路,不仅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还促进了当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当地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在东南亚,中国与各国合作建设的港口和工业园区,吸引了大量投资,推动了当地制造业的发展。 从影响力来看,“一带一路” 已经得到了全球 150 多个国家和 30 多个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签署了 200 余份合作文件。 众多国家踊跃参与,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发展机遇。 而 “印太经济框架”,虽然美国极力拉拢盟友加入,但因其缺乏实质性内容和公平性,很多国家都是抱着观望态度,参与热情并不高。 在我看来,“一带一路” 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开放包容的全球经济合作模式,它着眼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而美国的 “印太经济框架”,更像是逆全球化潮流的一次挣扎,企图通过政治手段维持其在亚洲的经济霸权,注定难以成功。
50多个国家开始站队,美国这才意识到,中国布局12年的大棋局已经成型。 当世界还
可可甜心喵
2025-07-02 16:28: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