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李克农突然笑问毛主席:“主席,你知道美国总统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是什

小史论过去 2025-07-02 13:31:47

1949年,李克农突然笑问毛主席:“主席,你知道美国总统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毛主席顿时来了兴趣,没说话,等待下文。 李克农这人,在中共历史上是个传奇。他1899年出生在安徽巢县,家里条件还不错,小时候就挺聪明。1918年,他开始接触进步思想,1926年加入共产党,从那以后就一头扎进了革命。国共分裂后,他干起了地下工作,跑上海主编报纸,传中共理念。1931年,他到了中央苏区,干情报保卫工作,跟着红军长征,吃尽了苦头。抗战和内战时,他专攻情报,破了不少敌人的阴谋,被叫作“特工之王”。1949年10月,他当上了中央情报部部长,负责新中国的安全保卫。这家伙脑子活,手腕硬,是个不折不扣的情报高手。 再说毛泽东,1949年对他来说是大年份。10月1日,他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全国上下忙着收拾战后的烂摊子。那时候经济崩了,政权还不稳,外加国民党特务到处搞乱,国际上也不太平。11月,苏联的斯大林邀请他去莫斯科谈合作,毛泽东想着得去一趟,给新中国争取点支持。于是12月6日,他上了专列,带着一堆任务和压力,准备跟苏联好好聊聊。这趟旅途可不只是出个门,背后风险多得让人捏把汗。 李克农问那句话的时候,专列刚离开北京没多久。其实那会儿已经不太平了。国民党特务早就盯着毛泽东这次出访,计划在路上搞刺杀。专列走的是北京到莫斯科的路线,沿途好几个地方都能下手。情报显示,他们打算在天津杨庄大桥上炸火车,这要是真成了,后果没法想。李克农问那问题,不光是想跟毛泽东聊情报的重要性,也是提醒他眼下局势有多凶险。新中国刚起步,这种暗杀要是得逞,全国都得乱套。 危机来得快,解决得也快。专列刚走没两小时,解放军反特监听台就截到一封从北京发往台北的密电,破译后发现是刺杀计划。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赶紧加强沿线安保,同时通知李克农。李克农一听,马上带着侦查小组上阵。他们用测向车和搜索机,24小时盯着敌方电波,一周后锁定了北平一个潜伏电台,叫“万能潜伏台”。这电台的主人叫计兆祥,26岁,国民党特务出身,专门给台湾传情报。1950年2月26日,公安人员突袭他藏身的地方,抓了个现行,搜出了电台、手枪和密码本。计兆祥招了,说自己受命于毛人凤,负责搞这次刺杀,还干过别的坏事,比如帮国民党炸南苑机场。 计兆祥被抓后,李克农亲自去了现场,让他用自己的电台给毛人凤发了个电报,告诉对方计划完蛋了。这招挺狠,直接断了国民党那边的念想。1950年3月4日,毛泽东专列安全回到北京,访苏任务顺利完成。6月1日,计兆祥被判了死刑,第二天就执行了,其他帮凶也按罪行定了刑。这家伙干的事儿够恶劣,害了不少人,死得不冤。 这场危机能化解,李克农功不可没。他不光破了刺杀案,还借着跟毛泽东的对话,把情报工作的分量摆到了台面上。那时候新中国啥都缺,情报系统刚搭起来,能在这么短时间挖出敌人的计划,全靠李克农带人拼出来的。他后来继续干情报,1955年还拿了个上将军衔,挺特别的,因为他没上过战场,全凭情报立功。1962年他去世时,才63岁,但留下的功绩够后人说好多年。 毛泽东这边,对情报工作一直很看重。他在专列上那句“多多益善”,不是随便说说。那年头,他得管全国大事,还得防着内外敌人,没情报支撑还真不行。这次访苏,他跟斯大林谈了不少合作的事儿,情报部门的情报给了他不少底气。回来后,他也没放松,继续盯着国家安全的事儿,一直到晚年。 1949年的这场对话和刺杀危机,其实挺能说明问题。新中国刚站稳脚跟,敌人就想着搞乱,情报工作就成了护身符。李克农那句问话,既是跟毛泽东开个玩笑,也是敲个警钟。那时候老百姓刚过上几天安生日子,谁都不想再打仗再乱了。情报战看着神秘,其实接地气得很,就是一群人拼了命保护大家的安全。 再往大了说,1949年那会儿,国际国内都乱哄哄的。国际上,冷战刚开始,美国苏联斗得厉害,中国得站好队。国内呢,国民党还没完全收拾干净,特务到处捣乱,经济也得从头搞。这时候情报不光是抓特务,还得盯着国外动静,给领导人决策当参考。李克农他们干的,就是这种又累又危险的活儿。 要说普通人咋看这事儿,可能觉得挺玄乎。专列、特务、情报,听着跟电影似的。但其实那时候老百姓也知道,国家刚起来不容易,敌人不会让你好过。李克农他们干的活儿,虽然不显眼,但真救了不少人命。搁现在看,这段历史挺值得琢磨的,提醒大家和平日子来得多难。 再摆点干货。专列是12月6日晚上9点从北京出发,1950年3月4日回来,路上跑了快仨月。计兆祥被抓是2月26日,死刑是6月2日,时间线很紧。李克农1955年拿上将军衔,1962年去世,干了13年情报部长。这几个数字一串起来,就能看出那几年有多紧张。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