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了!”贵州榕江,70岁农民听说村里要给前线抗洪战士做饭,他二话不说,立即扛

静听松风吟古韵 2025-07-02 03:12:09

“泪目了!”贵州榕江,70岁农民听说村里要给前线抗洪战士做饭,他二话不说,立即扛30斤新打的大米跑过来捐,哪知,志愿者却劝他拿回去自己留着吃,谁料,他却说:我老了少吃一口没事!网友:他是最朴素善良的农民老百姓!! “我老了,少吃一口没事,可战士们在前线抗洪,得吃饱了才有力气!” 在贵州榕江,70 岁的农民石松福老人坚定地说道。 原来,村里要为前线抗洪战士做饭,听闻消息的石松福老人,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扛着 30 斤新打的大米匆匆赶来。 石松福老人住在榕江县忠诚镇锡庆村,儿女常年在外打工,他独自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给身上那件衣服,早已洗得发白,领口处也磨破了,生活的艰辛不言而喻。 但当得知战士们的需求时,他没有顾虑自己的艰难,一心想着为战士们出份力。 从家里扛着稻谷,走上3公里崎岖小路到碾米坊,再把碾好的 30 斤新米扛到村委捐赠点,这一路,老人走得气喘吁吁,却脚步坚定。 志愿者们看到老人破旧的衣衫,想着他生活不易,纷纷劝他把米拿回去自己吃,可老人却执意要捐。 老人的这一善举,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网友们被深深打动,有人说:“大爷太可怜了,看着让人心酸,想给他寄些衣服。” 还有人感慨:“这才是最朴实的中国人,虽生活困苦,却心怀大爱。” 的确,30斤大米,对于老人来说,可能是他一段时间的重要口粮,可他却毫不犹豫地捐了出来。 这不仅仅是30斤大米,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心意,是老人对战士们最质朴的关爱与敬意。 在贵州榕江洪灾中,70岁农民石松福老人的善举绝非孤例。这片土地上,无数普通人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守望相助的真谛,他们的故事如同散落的星辰,共同照亮了灾难中的人间烟火。 在榕江县两汪乡岑熬村,80岁的余奶奶背着一篓刚摘的豆角来到村委会。作为脱贫户的她,去年刚经历脑梗,家中仅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当村干部劝她留些种子时,老人执意将留作种的土豆也塞进背篓:“这些豆角新鲜,灾区的娃娃们吃了有力气。”更令人动容的是乌厦村的90岁老奶奶,拄着拐棍连夜打灯将攒了半年的鸡蛋送到物资点,她说:“我走得慢,怕赶不上送物资的车。” 忠诚村的合约食堂里,每天要为救援人员准备6000多份餐食。村民周利艳放下自家卷粉生意,连续十天在厨房切菜;黄丹关掉小卖部,专门负责给饭菜保温。 在灾难面前,这样的温暖场景总在上演。它让我们看到,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总有一些人,心怀他人,无私奉献。 老人扛着的30斤新米,何尝不是一粒埋在乡土里的种子?当它在时代的风雨中生根,便长出了中国人刻在血脉里的守望——那是最朴素的善意,也是撑起家国的微光。

0 阅读:0
静听松风吟古韵

静听松风吟古韵

静听松风吟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