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一名南朝鲜女子给两名美军做完服务后,当着老公的面热情地送大兵们离开。

山河蕴含力量 2025-07-01 21:50:21

1952年,一名南朝鲜女子给两名美军做完服务后,当着老公的面热情地送大兵们离开。而站在一旁的丈夫双手插兜,满脸愁容,只能低头假装看不见来安慰自己,因为一家人全靠妻子来赚取生活费。 12月的一个黎明,大邱的气温降到零下八度。朴美京推开美军基地附近简易酒吧的后门,疲惫地走进寒风中。她在酒吧做服务员,每晚为美国士兵倒酒、陪聊,赚取小费维持家用。 回到用铁皮和木板搭建的窝棚,丈夫李俊浩已经起床。他曾是城南一家杂货铺的老板,战火烧毁了店铺后,一家人逃到大邱。现在他只能在码头做搬运工,一天赚不到五千韩元。 三岁的女儿还在睡觉,被子是用美军废弃的毛毯改制的。朴美京从贴身口袋掏出几张皱巴巴的美元,这是昨晚的全部收入。换成韩元后,够买两斤大米和一些泡菜。 战争让韩国经济彻底崩溃,1951年,全国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劳动力失业。在美军驻扎的城市周边,形成了依附基地生存的贫民区。男人们争抢搬运、清洁的临时工作,女人们则涌向酒吧、洗衣房等服务场所。 朴美京每天傍晚六点上班,凌晨两点下班。酒吧里挤满了刚从前线撤下来的美军士兵,空气中弥漫着威士忌和香烟的味道。她要记住每个常客的名字和喜好,用生硬的英语跟他们聊天,让他们多点酒、多给小费。 “那时候没有选择。”多年后,在大邱生活的老人们回忆起这段历史时说。美军基地提供的工作机会虽然辛苦且不体面,但报酬相对丰厚。在基地打工一天的收入,相当于普通韩国工人一周的工资。 李俊浩每天都在码头等活。运气好的时候,能帮美军搬运物资,一天能赚到两美元。运气不好就只能去市场帮人扛货,赚几百韩元。他曾试图重新开店,但没有本钱,也找不到货源。 这样的家庭在当时的韩国比比皆是。仅在釜山和大邱两地,就有上万个家庭依靠为美军服务维生。男人们白天在基地做苦力,女人们晚上在酒吧、舞厅工作。孩子们则在贫民区的街道上玩耍,捡拾美军丢弃的罐头和巧克力。 生活的重压让夫妻关系变得紧张,李俊浩看着妻子每天深夜归来,心里充满愧疚和无奈。朴美京则要忍受丈夫偶尔的冷言冷语和邻居的闲言碎语。但为了女儿能吃饱饭、能活下去,他们别无选择。 1953年7月停战协定签署后,情况开始好转。政府启动重建计划,大量基础设施工程需要劳动力。李俊浩找到了建筑工地的工作,虽然依然辛苦,但收入稳定了。朴美京也离开酒吧,到一家缝纫厂做工。 他们搬出了贫民区,租了一间小房子。女儿开始上学,成绩很好。1968年,她考上了师范学校,后来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当年那个在贫民窟里长大的孩子,最终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类似的故事在韩国战后重建中不断上演,那些曾经在基地周边挣扎求生的人们,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机会,逐渐改变命运。有的成为工厂工人,有的开起小店,有的供子女读书深造。 今天的大邱已经看不到当年贫民区的痕迹,美军基地旧址变成了公园,周边建起了现代化的住宅区。但那段历史并未被遗忘。公园里的纪念碑上刻着一行字:“献给在苦难中坚守希望的人们。”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山河蕴含力量

山河蕴含力量

不愿面对现实的奶茶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