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盛超群被捕。面对酷刑,他交出一份12人的名单。没过多久,特务找上门,质问:“你给我们的名单,究竟是什么东西?” (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8年深秋,重庆行辕二处阴森审讯室里,共产党员盛超群已被折磨得皮开肉绽。 特务头子徐远举拿着烧红的烙铁,面目狰狞: “再不说,就让你尝尝‘凌迟’的滋味!” 空气里弥漫着血腥和焦糊味。可谁也没想到,就在这生死关头,气息奄奄的盛超群突然抬头,嘶哑地说:“拿纸笔来……我写名单。” 徐远举眼睛一亮,急忙示意手下递去纸笔。 沾满血污的手颤抖着写下十二个名字。 特务们围拢一看,顿时面面相觑,冷汗直冒——名单上赫然是云阳县声名显赫的乡绅富豪及其详细住址! 更让徐远举心惊肉跳的是,盛超群对每个人的“入党时间”、“地下活动”如数家珍,言之凿凿。 若这些人真是地下党,抓住他们可是天大的功劳! 盛超群被暂时丢回监牢,徐远举则如获至宝,按名单连夜抓人。 这一抓,让看守所里彻底乱了套。 被抓来的富豪乡绅起初还趾高气扬,以为是特务借机勒索钱财。 但当刑具加身,皮鞭抽得他们血肉模糊时,这些养尊处优的“大人物”们彻底崩溃了。 有人哭爹喊娘,有人跪地求饶,赌咒发誓自己绝不是共产党,更不知什么地下活动。 惨叫声、哭嚎声充斥监牢,连续一个月的审讯毫无所获。 这出闹剧最终成了重庆城里的笑话。 徐远举在盛超群的监狱前咆哮,盛超群却发出了嘶哑却响亮的嘲笑。 这位精明的共产党员,用一张“假名单”,既为地下党争取了宝贵转移时间,又狠狠离间了国民党与地方势力的关系,让敌人吃了个哑巴亏。 回溯盛超群的一生,1919年出生于重庆云阳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尽管家中食不果腹,父母见儿子聪慧爱读书,还是咬牙供他进了学堂。 盛超群格外珍惜这难得的机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36年,这个农家少年凭真本事考取了南京国民党中央军校,梦想着报效国家。 然而踏入校门,看到的却是等级森严、欺压成风。 贫寒子弟动辄被高年级和权贵子弟殴打羞辱,这与盛超群心中理想的军校天差地别。 偶然读到鲁迅先生犀利的文字,让他醍醐灌顶——腐朽的制度只能用锋利的思想去解剖!他决心以笔为戈,向黑暗宣战。 1938年,盛超群接受进步人士李公朴引荐,辗转抵达革命圣地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洗礼,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毕业后,他没有留恋延安相对安稳的环境,主动要求回到硝烟弥漫的家乡重庆开展地下工作。 他利用文化人的身份为掩护,打入国民党统治区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 到了1945年,才华出众的他担任《春秋新闻》主编,终于拥有了像鲁迅先生那样发声的平台。 他拿起如椽之笔,毫不留情地揭露国民党官僚的丑恶嘴脸。 他那辛辣讽刺的文章,如《白面书生万将军,风流潇洒多情人》,将重庆政警系统的腐败黑幕扒了个底朝天,矛头直指要害,令权贵们恨之入骨,盛超群很快成了国民党特务机关重点锁定的“危险分子”。 也正因他如荆棘般犀利刺人,才招致了1948年那次致命的抓捕。 特务机关头子徐远举为撬开他的嘴,动用了包括所谓“凌迟”在内的酷刑,妄图得到宝贵的重庆地下党组织信息。 盛超群在狱中那张令敌人自乱阵脚的“假名单”,是他革命智慧与胆略的巅峰时刻。 他以自身的坚韧和智勇,短暂遏制了敌人的进攻锋芒。 然而,1949年11月,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的溃败已成定局,陷入疯狂的重庆敌人开始了最后的屠杀。 被捕一年后,盛超群与另外30名难友被敌人押赴刑场,血洒山城。 他牺牲时,解放军的炮火声已近在咫尺。历史没有忘记这位有勇有谋的烈士,他生前用妙计戏耍大特务头子、用血肉之躯守护了组织安全的壮举,至今仍在巴蜀大地上传诵不息。
1969年,粟裕给老部下许世友打了个电话,说“老母亲在南京生活困难,请关照一下”
【4评论】【18点赞】
董惠芸之二
革命烈士智勇双全,一代英雄碟血囹圄,向盛超群烈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