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不结尾款早已臭名昭著,这次他们竟然再次耍小聪明,自己却把自己给坑惨,若执迷

暖阳融雪情愈深 2025-07-01 21:17:57

印度人不结尾款早已臭名昭著,这次他们竟然再次耍小聪明,自己却把自己给坑惨,若执迷不悟将损失近100亿美元。 2015年项目启动时,莫迪政府把它当成“大国名片”来吆喝,说要靠这条508公里的高铁,让印度跻身“高铁俱乐部”。 为了撑场面,还拉来日本提供技术,顺便贷了近100亿美元,原计划2023年通车,结果现在直接延期到2028年,能不能成还得看老天爷脸色,最近更是因为三台盾构机卡在中国港口,彻底成了国际笑柄。 这三台盾构机,是专门根据印度当地地质条件定制的,挖隧道全得靠它们。更关键的是,机器里装了稀土永磁电机,这种电机效率高、动力强,但中国从2023年起,就对稀土相关材料实施出口管制了。 这不是针对谁,而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毕竟稀土是战略资源,必须搞清楚用途和最终用户,防止被挪作他用,印度自己也签过类似的国际协议,早该知道规矩。 按合同说,印度得在设备交付前支付90%的货款,可到2025年6月,还差3000万美元尾款没结清。中国海关按国际惯例暂扣设备,合情合理。 更要命的是,中国还要求提交“最终用户证明”和“技术用途说明”,这是管制政策的基本要求,可印度就是拖着不交合规文件。一边欠着钱,一边不按规矩交材料,设备能运出去才怪。 有意思的是,印度政府不琢磨自己的问题,反倒跳出来喊冤。莫迪手下的官员公开说,这是中国在搞“政治报复”,还扯上2020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 这话一出口,国际商界都看明白了:合着你们欠账不还、不按规则办事,反倒成了别人的错?做生意最基本的诚信都不讲,还想让别人给你行方便? 其实这项目打从一开始就没顺过,早就暴露了印度基建的老毛病。就说土地征收吧,印度国内连个统一的规则都没有,各个邦各搞一套。 资金问题也一直没断过。日本贷的100亿美元看着多,经不住这么折腾。一会儿是施工队工资发不出来,工人罢工;一会儿是材料采购款拖欠,供应商不送货。 光是因为这些事,项目就已经延期好几次了,现在盾构机一卡,更是雪上加霜——隧道挖不了,后续工程全得停,每天光利息和违约金就得烧掉不少钱。 如果印度一直这么僵着,最后损失可能真要逼近100亿美元。以后国际承包商估计一听是跟印度合作大型项目,肯定得先琢磨:这钱能按时给吗?合同能好好履行吗?会不会中途被倒打一耙? 说到底,印度这是自己把路走窄了。想靠高铁撑“大国”面子,又不肯按商业规矩办事,既想占便宜又不想担责任。

0 阅读:80
暖阳融雪情愈深

暖阳融雪情愈深

暖阳融雪情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