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扇20在世界处于什么水平?说句实话吧,涡扇20只是美国九十年代的水平,可幸运的是,美国在原地等了中国30年。 得承认,涡扇-20的技术起点确实和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CFM56、PW4000系列发动机处在同一量级。 这些美国发动机当年用上的单晶涡轮叶片、粉末冶金涡轮盘技术,现在成了涡扇-20的“标配”。 就像用上了当年最先进的“莱卡相机”,虽然现在手机都能拍4K,但能造出莱卡本身,就是工业实力的证明。 美国这些老发动机现在还在民航市场“发挥余热”,比如波音737NG用的CFM56,服役快40年还在飞。 涡扇-20对标的正是这种“经久不衰”,推力16吨级、油耗比俄制D-30KP2低15%、翻修寿命6000小时,这些数据放在90年代绝对能进第一梯队。 说实话美国,三十年美国在发动机领域压根没闲着。 他们把F-135发动机推力冲上19吨,把F-35喂成了“小钢炮”;GE9X这种变态级民航发动机,推力直接干到60吨级,风扇直径比波音737机身还粗。 但问题就出在这,美国把宝都押在了“变态级”技术上,像变循环发动机这种黑科技,到现在还卡在可靠性问题上。 反观中国,涡扇-20不追求花里胡哨的变循环,先把大涵道比发动机的可靠性、维护性做到极致。 运-20B换上涡扇-20后,最大载重从55吨到66吨,航程突破10000公里,在西藏高原机场都能满载起飞。 这种“够用就好”的思路,反而让中国在运输机动力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时间倒回2013年,运-20首飞时装的还是俄罗斯D-30KP2发动机。 这发动机是70年代产物,推力只有12吨,油耗还非常高。 而且,俄罗斯还时不时“卡脖子”。 中国工程师们一咬牙,决定自己搞大涵道比发动机。 2023年运-20B正式列装,涡扇-20用上了3D打印燃烧室、智能冷却系统。 虽然比GE9X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差了一代,但胜在皮实耐用,特别适合大规模装备。 现在说涡扇-20是“90年代水平”,更像是一种“甜蜜的烦恼”。 就像学生终于考到了班级平均分,但离学霸还有距离。 如今的运-20B现在能敞开了造,轰-6K换上涡扇-20后,航程直接飙到7000公里,够得着关岛了。 这种战略能力,可不是单纯比推力数据能衡量的。 涡扇-20确实只是美国90年代的水平,但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中国用30年走完了别人50年的路。 从涡喷-6到涡扇-20,从“心脏病”到“中国心”,中国航空工业的每一步都走得艰难,但每一步都算数。 对此,你怎么看?
西北的阎良空军试飞院机场上停着一架比较怪异的大型飞机,外形非常像十多年前的769
【7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