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想不起来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所有卖东西的商家开始宣传自己的产品是“专为年轻人”打造的了。球鞋、电子产品甚至旅游景点都开始有这种趋势。毫不意外地,汽车也没逃掉。
奔驰认为年轻人喜欢锐利的外观,多彩的氛围灯,超大的屏幕,坚硬的悬架,所以你能在全新的SL 63上找到全部这些。那曾经喜欢SL的人有没有喜欢这些?换句话说,在那些希望买到新SL 63的人群当中,有多少人喜欢上述设定,又有多少人喜欢完全相反的元素?在新车上市之后又有多少本来没打算买SL的人转向了这辆来自阿法特巴赫的敞篷跑车?
或许上述问题的答案涉及了商业机密,但从马路上的能见度来看,新SL似乎没有达到奔驰自己的预期。
如果你单看外观,新SL可比上一代帅多了,这可能是瓦格纳统领的设计部门在过去六七年里设计得最棒的产品,尽管我还是可以对来自300 SL赛车的竖向中网提出质疑,因为那些连续重复的规则几何图形并没有很好地融入流线的车身。不过需要承认的是,新车的头尾比例,车身姿态,甚至超薄的翼子板都很好地展现出了运动感与高级车的氛围。
车内的环境还是一如既往地如奔驰般精致,值得品味的细节包括但不限于仪表的遮罩,门板的处理,座椅对于身体的贴合以及最让人百看不厌的关于出风口的雕琢。此处感谢竖向放置的屏幕实际是在视线靠下的位置,基本不会干扰到正常驾驶时的视线。如果非要在座舱里摆一块十几寸的规则屏幕,那么请向奔驰学习。
这辆来自于德国的跑车也没有忘掉对内部空间的挖掘,我坐在前排甚至不用把座椅调至最后,虽然剩下的空间也还是没法让第二排座椅舒适地坐下任何活物(是的,这辆车是2+2),但也还是比DB12和Roma Spyder强了。
当你通过点火按钮激活发动机盖下的M177发动机,你立刻就能感受到专属于欧洲跑车的那种长幼尊卑和等级森严。同样是63,C级轿车就是2.0四缸插混,200万的SL绝对8缸奉上。当然,这件事也和经济环境变差之后各种合并同类项有关,详情请见CLE是怎么来的。
和AMG GT并行开发的好处除了节约开发成本这个显而易见的财务收益,还有针对年轻化需求所必要的动态开发目标。以前的SL颇有一种德国老头的别克里维埃拉的感觉,无论AMG给它塞进什么样的发动机换上什么样的减振器,你都能找到舒适巡航的底色,那是一种底气十足的从容不迫。SL 65 Black那样的怪物另当别论。
但最新SL 63的性格截然不同,哪怕是在舒适模式,出门遇到的第一个减速带就能让你知道,新的动态团队对于路面信息反馈的追求是很极致的。如果你已每小时五公里的速度通过,的确能感受到衬套弹簧减振器共同形成的柔韧,但速度一旦来到15公里,可怕的纵向冲击和一些轮跳就会出现。
其实不只是减速带,立交桥上的接缝、路面凹陷的井盖甚至马路上画厚了的标线你都能车上感受到。我可以理解如果是一辆跑车,那在Sport+模式下你需要这些路面信息,毕竟能有条件有技术感受到这些的人,一定是那些愿意时不时突破一下抓地力极限稍微乱来一点的。
BUT,舒适模式之下就那么拳拳到肉,厂家还是对全世界马路的铺装质量太有信心了。我都不说公司门口的军工路,加州的1号公路什么样子美国老钱们一定比我更清楚。
不过我还是挺喜欢这辆车的动力和转向。585马力和800牛·米的输出放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说不充沛,9速变速箱的态度也能随着驾驶模式的切换而变得截然不同,舒适就是慵懒迟缓没什么冲击而且低转速下的振动控制也一绝。当驾驶模式旋钮转到S+,立刻就把平顺性抛之脑后,瞬时的响应和越小越好的动力中断才是此时的第一要务。
如果你想听放炮的话,务必切换至S+,不过受限于排放标准,哪怕是一个很长的隧道也很难让你有尽兴和过瘾的感觉。仿佛是隔着帽衫搔痒,能挠到,但还可以再带劲一点。
后轮转向在这辆车上并不会抢戏,高速弯中的介入并不会让你觉得车尾会有怪异的动态;低速下对于转弯半径的优化在公司门口需要调头的地方立竿见影。再配合上很放松但精准的手力传递,那种瞬间上手,激烈驾驶下人车一体的感觉扑面而来。
所以我又开始对悬架表现不满意了。这辆车的浅色内饰让氛围放松,转向手感让胳膊放松,动力输出让脚下放松,那为什么驾驶员的身体就要时刻紧绷?这没道理呀。
看看SL系列那名人堂般的前车主名单,再看看面前这辆SL 63,一股难以名状的遗憾不禁涌上心头。乔布斯曾经开着R230的SL 55上下班,但他如果在世一定不会选择最新一代的产品了,因为它的敞篷在按下按键之后还要去屏幕里进行二次操作。能发明这种操作逻辑的人被他看见,后果我都不敢想。
哦对,这车 199.8 万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