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表示,中国这几年在台海越来越强硬,是因为觉得美国不敢真的动手,但这次美军在伊

奥斯卡永夜 2025-07-01 17:31:53

德媒表示,中国这几年在台海越来越强硬,是因为觉得美国不敢真的动手,但这次美军在伊朗的行动证明,美国军力依然强大,可能会让中国重新掂量掂量。 德媒为啥这么说?还不是因为美军这次在伊朗的秀肌肉,让德国觉得,美国的军事实力依旧天下第一,一旦台海开打,中国就必须屈服于美军的淫威。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看看 6 月 21 日的那场美军大轰炸就明白了! 当天凌晨,美军 B-2 轰炸机携带 GBU-57 钻地弹,对伊朗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发动袭击。美国宣称 “关键铀浓缩设施已彻底摧毁”,但伊朗方面提前转移了核材料,国际原子能机构也未监测到放射性泄漏迹象。 福尔多核设施深埋地下 90 米,而 GBU-57 钻地弹仅能穿透 65 米岩石层,专家分析美军首轮打击并未完全破坏其核心结构。伊朗革命卫队随后对以色列发动新一轮导弹袭击,特拉维夫、海法等城市遭袭,80 多人受伤。 这表明,美军的 “成功打击” 更多是象征性的,伊朗的战略重心仍聚焦于以色列,而非与美国全面对抗。 其一,美军行动暴露军事局限性。美国国防部 2023 财年军费高达 8580 亿美元,占 GDP 的 3.5%,但全球 300 多个军事基地和 11 个航母战斗群的维护成本,已让美国财政不堪重负。 在伊朗问题上,美军虽拥有技术优势,但面对深埋地下的核设施和伊朗提前部署的防御体系,其打击效果大打折扣。 反观中国,近年来军事现代化成果显著:第三艘航母 “福建号” 搭载电磁弹射系统,技术与美国 “福特级” 不相上下;东风 - 21D 和东风 - 26 导弹形成 “航母杀手” 威慑链,美军航母在台海周边行动风险大幅上升。 2025 年解放军开训动员中,东南沿海两栖合成旅开展全员全装实战化演练,检验立体封控能力,显示出应对外部干预的实战准备。 其二,美国战略资源分散。中东局势因美军介入持续动荡,以色列 “铁穹” 防空系统因拦截伊朗导弹面临弹药耗尽风险,库存仅能维持 10 天左右。 与此同时,美国国债总额已超 35 万亿美元,利息支出每年数千亿,国内基建、教育和医疗预算被压缩。若台海爆发冲突,美国需同时应对中东和亚太两条战线,战略资源将捉襟见肘。 中国则通过 “一带一路” 倡议和人民币国际化,逐步削弱美元霸权 ——2024 年全球 100 多个国家加入中国跨境支付系统 CIPS,交易量增长 20%,沙特开始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 这种经济 “去美元化” 进程,降低了中国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依赖,增强了反制能力。 其三,中国战略定力与区域拒止能力。解放军在台海常态化开展实战化演训,2025 年 6 月针对英国 “斯佩” 号巡逻舰穿越台海,东部战区出动 46 架次军机和 6 艘军舰,实现对台岛四面包围。 山东舰航母编队前出至台岛以东海域,与火箭军东风 - 15B 导弹部队形成 “海空火一体” 打击链,模拟对台军核心枢纽的精确打击。 军事专家分析,美军航母若介入台海,面临北斗制导武器饱和攻击,抵达战区前生存概率或低于 15%。 此外,中国通过中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部分关税减让,精准打击台湾石化、纺织等传统产业,2024 年台湾对大陆贸易依存度仍高达 40%,经济命脉攥在大陆手中。 德媒的观点,本质上是对中国战略决心和实力的误判。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意志坚定不移,军事、经济、外交多维度的反制能力已形成体系化优势。 美军在伊朗的行动,看似展示军力,实则暴露其战略透支和区域影响力下滑的困境。台海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涉都将遭到坚决回击。 正如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常态化演训所宣示的:我们有能力挫败一切分裂图谋,任何 “以台制华” 的幻想都注定失败。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奥斯卡永夜

奥斯卡永夜

奥斯卡永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