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支山歌给党听 1947年,川东党组织要开展武装斗争却苦于经费不足,王朴就想让母

霭烟波渺 2025-07-01 17:29:41

唱支山歌给党听 1947年,川东党组织要开展武装斗争却苦于经费不足,王朴就想让母亲帮忙支持点。母亲金永华变卖田产、房产,交给了他一笔钱,2000两,不是白银而是黄金,约合现在的人民币1.5个亿。 王家在江北县是出了名的"糖坊大户",光佃户就有四百多家,祖宅院子里的拴马桩都是雕花青石做的。金永华嫁过来时,陪嫁的首饰箱能装满一整个阁楼﹣﹣可这老太太偏偏是个"犟脾气",听说儿子要拿钱闹革命,连夜翻出地契账本,把王朴他爹留下的二十多顷良田划拉得只剩三亩祖坟地。 变卖田产那阵子,金永华带着管家跑遍了重庆十八个乡。有次遇上地主刁难,说"王家少奶奶怎么沦落到卖地了",她直接把翡翠镯子往桌上一拍:"我儿拿这钱买枪打鬼子,你家囤粮食喂耗子,谁光彩?"管家后来偷偷跟人说,老太太把陪嫁的龙凤金钗熔了换银元时,手都没抖一下,反倒看见账本上"革命经费"那栏写满了数字,眼眶先红了。 这2000两黄金怎么花的?川东地下党拿它购买武器弹药,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王朴拿用它在广安办了所"莲塘小学",名义上是教书育人,实则是地下党联络站。课桌抽屉里藏过油印机,操场老槐树下埋过手榴弹,连厨房烧火的大婶都是交通员。最险的一次,国民党特务突然查校,王朴正跟同志们在阁楼印传单,金永华愣是端着一锅刚熬好的红糖浆堵在楼梯口,说"孩子们等着做甜糕呢",糖汁顺着木楼梯往下淌,愣是把特务的皮鞋粘住了半天才走脱。 可惜王朴没等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他在狱中收到母亲托人捎来的棉背心,针脚里藏着张纸条:"儿啊,田产卖光了,娘去码头给人缝补,钱还会有的。" 他攥着背心哭了一整夜,在墙上刻下"甘愿抛头颅,热血沃中华"。临刑前三天,金永华揣着刚攒的三十块银去探监,隔着铁栅栏把钱塞给儿子,王朴却推回来:"娘,留着给难友们买碗热汤吧。" 解放后有人算过账,金永华前后变卖的家产折合成黄金,够在当时的重庆买二十栋洋房。可她老人家住着漏雨的土坯房,靠织渔网供孙子读书,有人问她后悔不,她指着衣柜里王朴留下的旧棉袄说:"我儿当年拿金条换枪炮时,从没问过值不值。" 重庆解放后不久,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邓小平听到王朴及其母亲金永华变卖田产资助革命的事迹后,很受感动,当即指示,借用王家的款项要在解放后如数归还。1950年春,王朴的战友黄友凡代表党组织带着银行的2000两黄金存票,叩开了金永华老人的家门。 手捧着烈士荣誉证书,金永华流下热泪。面对政府的还款,这位坚强的母亲这样说道: "我把儿子交给党是应该的,现在要享受特殊待遇是不应该的;我变卖财产,奉献给革命是应该的,接受党组织归还的财产是不应该的;作为家属和子女继承烈士遗志是应该的,把王朴烈士的光环罩在头上作为资本向组织伸手是不应该的。"在金永华的一再坚持下,这笔钱最后还是交给了国家,成为重庆市妇女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基金。 1984年7月1日,84岁的金永华站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老人那天特别激动,流着眼泪对儿子王容说: "现在我可以放心地去见你三哥(王朴)了。" 1992年12月,金永华在重庆去世,享年92岁。

0 阅读:8

猜你喜欢

霭烟波渺

霭烟波渺

霭霭烟波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