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记者问撒贝宁:“你主持春晚有补贴,拿到的提成至少有20多万!”撒贝宁一听,急忙解释说,“我的工资才8000,在北京只能勉强生活,连房子都买不起。”
在北京繁忙的央视演播大厅,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撒贝宁正匆匆走向录制室。他的表情认真而专注,微微皱着眉头,似乎在思考着即将到来的节目录制。今天的节目对他来说格外重要,不仅是因为节目内容的复杂性,还因为他深知一字之差,便可能面临经济处罚。
录制前,撒贝宁与节目组成员一起检查节目流程。他们谈论的话题突然转向了最近一次的工资单。撒贝宁笑着说道:“你们知道吗,上个月我的工资差点就被扣光了。”旁边的工作人员惊讶地回应:“不可能吧,你这么有经验的主持人。”
撒贝宁摇了摇头,“就在上次节目中,我不小心把‘藤蔓’读成了‘藤蛮’,你们知道的,这里的规矩,一字错就是200块。”他苦笑着继续说:“想起来康辉那次直接说‘准备扣钱吧’,我们都知道这不是玩笑。”
在录制现场,气氛紧张而专业。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在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撒贝宁站在镜头前,深呼吸一口气,开始了他的主持。每一个词语,他都发音清晰而准确,生怕有一点失误。
节目中段,撒贝宁接到一个提问,是关于主持人收入的。他微微一笑,回答道:“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像我这样的央视一线主持人,收入并不如想象中那么丰厚。相比于何炅那样的主持人,我们的收入差距很大。”他补充说:“何炅不仅主持多个热门节目,还有广告代言,他的年薪高达3000万元。而我们央视的主持人,主要收入还是靠工资。”
节目录制结束后,撒贝宁和尼格买提走到了演播室的休息区。两人坐在沙发上,周围是同事们忙碌的身影和稀松散落的道具。尼格买提打趣地提到了今天的节目,他的话语中带着轻松的氛围,似乎在缓解刚刚节目中的紧张气氛。
撒贝宁微笑着回答尼格买提,他的语气虽然轻松,但话语间流露出对工作的严谨态度。他们的谈话渐渐转向了央视对主持人的严格要求,以及这些要求给他们带来的压力。撒贝宁提到了曾经的一次经历,当他和尼格买提在节目中遇到了生僻字“厍”,两人都不认识,最后不得不打电话请教康辉。康辉的直接回应“准备扣钱吧”,让两人都感受到了央视严格规定的重压。
随着谈话的深入,撒贝宁开始谈起了自己对年轻人的看法。他回忆起自己刚开始工作时的情况,工资只有3000元,而一套房子才10万元。他比较了现在和过去的经济状况,提到现在的月薪至少有3500元,但房价也随之上涨。撒贝宁深刻地认识到,年轻人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应只盯着房价的涨幅,而忽视了工资的增长。
在谈话中,撒贝宁还提到了房子的选购问题。他劝说年轻人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合理选择房子,不应只追求位置优越的房产。他强调,年轻人应该适时调整预期,适应市场的变化,买不起中心位置的房子就考虑偏远一些的区域。
对话转向了主持人通过工作获得高收入的可能性。撒贝宁坦言,靠主持工作要想身价过亿还是非常难的。他提到了董卿、杨澜等人,指出他们大多数是通过与富豪结婚才实现财富的大幅增长。撒贝宁自嘲地说,以他的收入速度,过亿还遥遥无期。
他们的谈话最后转到了何炅的成功。何炅在多个电视台表现出色,年收入过亿指日可待。撒贝宁认为,主持人要想通过主持工作获得如此高的收入非常困难,除非能像何炅那样业绩突出。
尼格买提在听完撒贝宁的见解后,稍微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他开始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他谈到,作为主持人,他们不仅仅是在传递信息,更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观众。他认为,这份工作虽然有时会带来压力,但也充满了成就感。
两人的话题渐渐转移到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尼格买提提到,现在的年轻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是前所未有的。他强调,年轻人应该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也要有智慧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撒贝宁附和道,年轻人应该学会在挑战中找到机遇,而不是被困难所吓倒。
随着对话的深入,两人的话题转到了个人成长和发展上。撒贝宁分享了他早期作为主持人的经历,如何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成长为一名有经验的主持人。他提到,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断学习和适应。尼格买提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经验,特别是在面对挑战和失败时如何保持积极的态度。
两人的对话逐渐变得更加深入和哲学化。他们讨论到,作为公众人物,他们有责任以身作则,传递正能量。他们认为,无论是在电视屏幕前还是生活中,都应该以诚信、勤奋和乐观的态度面对每一天。
随着时间的流逝,演播室的灯光逐渐变暗,周围的喧嚣也渐渐消失。尼格买提和撒贝宁还在悠闲地交谈着,但他们知道,不久的将来又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他们的交谈不仅仅是对工作的探讨,更是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
风过而
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