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抬我的尸体回去!”    1986年云南前线某指挥所内传来一名女子道嘶哑

波览历史 2025-07-01 15:56:54

“除非抬我的尸体回去!”     1986年云南前线某指挥所内传来一名女子道嘶哑的喊声,而远在千里之外的陆军67医院领导攥着话筒的手气得发抖。   这名“怒吼”的医生名叫刘亚玲,刘亚玲在医院连轴转了数月后,她向医院领导提交探亲申请,虽知道这一去就再也不回来了。   难道是失踪了,又或者是受不了医院的艰苦生活“跑了”。   事实上,这个以“探亲”名义“逃跑”的医生,却出现在中越战场上,她在炮火连天的老山阵地已经坚守了52天。   据后来刘亚玲自己透露,她当时根本没有回家探亲,而是直奔前线战场,当刘亚玲看到中越战争前线惨烈的场景后,她身体里流淌的血液叫嚣着让她留在战场上。   于是刘亚玲便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留在前线。   其实刘亚玲行为并不是一时兴起,在中越发生战争后,刘亚玲便向医院领导递交的7次请战书,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她想要奔赴前线的执念。   但七次申请都被驳回,刘亚玲在67医院里目睹一个个从前线下来的伤员被担架抬着,战士的鲜血浸透担架,滴落到地上也滴进刘亚玲心中。   当第八次上前线的申请被驳回后,刘亚玲做了一个大胆决定,她撕碎通知书,以“探亲”的理由申请回家一段时间   刘亚玲带着那本《南丁格尔传》和医疗器械共同奔赴未知的战场。   于是老山主峰的猫耳洞成为她的“战场”。   1986年5月2日暴雨夜,“战地百灵”徐良左腿动脉破裂,血浆喷涌如泉。刘亚玲扑上去用身体压住创口,静脉穿刺针在炮火震颤中精准刺入血管。   转移途中三公里生死线,她钻进担架下方用脊背托着伤员爬行,碎石割破膝盖染红胶鞋,高举输液瓶的手始终稳如磐石。徐良手术成功时,主刀医生惊叹:“再晚十分钟,神仙来了都难救。”   前线的日子不仅需要不断地救治从战场上下来的伤员,还会面临死亡的威胁。当敌军的炮火来袭,刘亚玲被弹片击中,但前方战壕传来哀嚎,使她顾不上处理自己的伤口。   短短二十小时内,刘亚玲将四十名伤员带离鬼门关,但是自己顾不上处理的伤口却感染发炎,导致她高烧昏迷三天。   战火平息后,刘亚玲国家嘉奖,但她对此毫无波动,继续治病救人才是她的梦想。   2003年,刘亚玲眼睁睁看着老家的张大爷在转院途中咽气。这使刘亚玲深刻意识到偏远地区医疗的落后。于是刘亚玲毅然决然地放弃高薪体面的工作,来到西安的东马村。   她在废弃的小学上建立了丰京医院,照亮了这片地区。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花甲之年的她前往疫情重灾区,在那里继续发光发热。   如今丰京医院三楼窗口的灯依然长明,如同当年猫耳洞里的钢盔油灯。三十八载光阴里,那束光穿越战火与泥泞,照向刘亚玲。   参考来源:医心向党 百年百人丨刘亚玲:猫耳洞里的“南丁格尔” 小村庄的“最美村医” 西部网

0 阅读:13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