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防长表态寻求边界问题最终方案,强硬派突然放软必有蹊跷,地区力量变化或促印方调整策略。上合峰会上,中印两国防长谈到了“维护边境和平”的事情,印防长拉杰纳特辛格突然软弱起来:希望中方寻求边界划定问题的永久解决方案。 印度突然把姿态放得这么低,本身就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过去所有中印边境冲突都是由印度单方面挑起的,他们主动提出要解决问题,本身就有问题。 先从印度国内对中国的情绪来说,自从1962年那场失败的战争开始,一层巨大的阴云就始终笼罩在整个印度的上空,只要印度觉得自己发展起来了,就马上得跑到中印边境去挑起事端。 以至于,发展到后来印度都成了一种习惯:国内矛盾出现后,就要与中国发生摩擦,这样可以缓解矛盾。 印度那边国内的舆论非常机械,提到“与中国战斗”后大家的情绪都高涨起来,因此这一招被印度政府屡试不爽。 只有印度高层的领袖、将领们才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中国斗的结果都是非常惨淡的,1962年的故事很有可能重演一遍,这就使得该国陷入了一个更深的怪圈:每次气势都很足,一打就惨败后退,可下次还要来。 2025年不太一样,因为印度总体忙于印巴冲突。 与中国较量主要是为了体现“印度强大”,可与巴基斯坦之间的战斗关乎着具体利益,印度政府遇到了更加棘手的事情:若是连巴基斯坦都打不过,怎么能证明自己与中国一较高下的可能? 冲突发生之初,印度同样骄傲自大,想要靠着军事上的优势来一场速战速决的战斗,没想到巴基斯坦早就憋着一股气,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打得有来有回,还有几个关键地点上的战斗中印度是吃亏的。 莫迪政府的支持率显著滑坡,比当年尼赫鲁政府的局势更为尴尬,那么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在印巴战争中找回场子,二是继续挑衅中国转移注意力。 于是,印度媒体放出了一些中印边境对峙的画面,民众的关注度很高,其实这些视频都是2021年的,最后双方也没打起来,但印度是“标题党”,把场面描述地绘声绘色。 中国外交部一眼就看出印度的小把戏,回应的措辞不算激烈,在这边连新闻占比都不高。 但印度这边得研判中国“生气”的可能性,在印巴之战的关键节点,一旦中方有动作,莫迪政府就彻底完了,因此,他们得赶忙“服软”。 在这种环境下,提出边境问题的“永久性解决方案”本就不是真心实意的,而是印度寻求暂时安定的一种策略罢了。 解决好中印边境问题,就意味着印度必须要确定好两国领土范围,莫迪政府若“放弃”一片面积,在印巴冲突遇瘪的情况下,他们马上就会倒台。 注意防范印度这个国家,目前来看依旧没错。
印度为什么特别恨中国人?从1962年的中印战爭开始,当时中国特别穷,反观印度比咱
【5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