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俄罗斯又一次展示了,从中国民企购买的激光武器拦截系统,更绝的是,这原本是民用驱鸟设备,被俄军买去改造成“无人机杀手”,直接在俄乌战场上“首秀”成功。 其实乌克兰不是第一个“尝鲜”的,早在2021年,沙特就用中国“寂静狩猎者”激光炮,在也门战场上击落了13架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创下全球激光武器实战首杀纪录。 沙特国防部当时激动得直拍桌子:“这比导弹便宜太多了!”毕竟,一枚防空导弹动辄几十万美元,而激光炮单次发射成本才几美元,打10万次也抵不上一枚导弹的钱。 现在沙特的激光炮已经升级到30kW版本,拦截距离从2公里拉到4公里,连伊朗的“见证者-136”自杀式无人机都成了“活靶子”。 网友神评:“沙特土豪的快乐,就是买最贵的油,用最便宜的炮,打最烦人的‘蚊子’,这波操作太接地气了!” 印巴这对老冤家也没闲着,2025年印巴边境打起来时,巴基斯坦防空部队被曝用中国激光炮击落了印度“哈洛普”自杀式无人机,印度网友酸得直跳脚:“中国激光炮像‘幽灵’一样,我们连影子都没看到,无人机就没了!” 更让印度破防的是,巴基斯坦的激光炮是车载版,能跟着部队到处跑,而印度的防空系统还停留在“固定阵地+雷达预警”的老套路,网友调侃:“印度防空部队的日常:白天被激光炮打,晚上刷中国激光武器广告,这宣传效果拉满了!” 中国激光武器能火,靠的是“技术硬+价格低”,以“寂静狩猎者”为例,它能穿透五层钢板,拦截半径从200米到4000米随便调,还能根据需求定制5kW、10kW、20kW、30kW不同版本。 更关键的是,中国激光产业链太完整了,武汉光谷的华工科技、锐科激光这些企业,2024年激光设备出口额直接飙到141亿元,技术专利新增2.2万件,直接把激光武器从“实验室玩具”变成了“战场神器”。 传统防空导弹打无人机,就像用大炮打蚊子,贵、慢、还容易漏,而激光武器光速打击、成本低、隐蔽性强,直接把战争逻辑从“堆数量”变成了“拼技术”,但更绝的是中国的玩法:不搞军事垄断,不挑客户,不附加政治条件。 沙特买激光炮防胡塞武装,巴基斯坦买激光炮怼印度,俄罗斯买激光炮打乌克兰,只要你有需求,我就能提供“性价比之王”。 这种“务实外交”背后,是中国对现代战争的清醒认知:未来战场,比的不是谁武器多,而是谁技术新、体系全、反应快,中国激光武器能火,不是因为“无敌”,而是因为“实用”,能解决客户的痛点,能适应复杂的战场,能经得起实战的检验。 毕竟在无人机满天飞的时代,防空早就不是“导弹的独角戏”,而是“激光+雷达+电子战+无人机”的综合博弈,中国激光武器的“全球狂飙”,只是这场博弈的开始。 未来谁能在低空防御领域掌握主动权,谁就能在战争中多几分胜算,而中国,显然已经抢到了“入场券”。
中国激光武器迎来了多个史诗级订单:从中东,到南亚,还有欧洲!当地时间2025年6
【28评论】【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