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家正挖掘王安石父亲的墓,未料,自称王氏36代孙的后人赶来呵斥:别动祖先,拿出一样东西和专家“干架”起来!#历史人物#
2009年,在南京市将军山的一处施工现场,工人意外挖出了一座古墓,急忙通知了考古部门。
专家赶来之后,经过现场的勘测和研究,确定这的确是一座古墓,但是破坏的已经比较严重了,觉得没有多大的研究价值,所以就想放弃。
当他们想要将这座古墓填埋的时候,意外却发现了2块墓志铭,让专家格外激动。
当时工人对专家说,前几天就已经挖出来了这两块石板。因为看不懂上面的文字,所以就随意地放在了旁边。
通过研究发现,墓志铭应该是出自北宋时期,在上面记载的文字中,有“安石”“母谢氏”这样的字眼,让专家们一下子就想到了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王安石。
为了考证这两者是否有关联,专家翻阅了宋史,终于在其中找到了答案:
通过对比出土的墓志铭和宋史中关于王安石家族中一段起草的墓志铭记载,竟然得出确定性信息,王安石的父亲王益死后,的确是被埋葬在南京将军山。
考古学家立马就开始准备挖掘工作,未料消息一传开,墓地来了一大群人,囔囔着:不能碰他们的祖先,要把祖先带回家,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吗?
通过清理墓葬,专家在里面清理出了一些瓷器和陶器,尽管东西不多,但是对于了解那段历史也是意义非凡。
未料,在挖掘古墓过程中,一群自称为王安石第36代子孙的后人来到这里,带着不满的情绪,要求专家停止挖掘古墓。
他们要把祖先的墓迁回江西老家去,这些人还带来了整个家族的联名信,以及王家家谱,表示要带走祖先的骸骨,安葬在他们的祖坟中。
其实作为王安石的后人,有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这样他们非常的孝顺,但是却没有经过文物部门的同意,也遭到了专家的拒绝。
毕竟王安石是古代的名人,他父亲的墓葬有着很大的考古价值,而且在考古专家看来,对待墓葬实施就地保护,才能够发挥到最大的价值。
同时,专家对王氏后人保证, 不会进行严重的破坏,可对于这样的结果,他们都不是很满意,但也只能无奈地同意。
最后,经过多方的协商,王家后人才得以迎接祖宗的尸骨与遗物还乡。如今,王安石父亲的尸骨与遗物被安葬在江西省抚州市上池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