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元宵节,准备回家的孙家栋,发现食堂竟然有红烧肉,一时馋嘴的他,便决定

谛听骨鱼 2025-07-01 10:56:22

1950年的元宵节,准备回家的孙家栋,发现食堂竟然有红烧肉,一时馋嘴的他,便决定去食堂吃碗红烧肉再回家,却没想到这碗红烧肉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出生在东北的孙家栋,从小就立志“学有所成,报效祖国”,可孙家栋却差点连学校的大门都没踏进去。   原来是孙家栋从小就是个左撇子,在教室里,其他同学都抢着看孙家栋写字,没人听老师讲课。   孙家栋在学校仅上了两个星期的课,就因为“左撇子”的原因被学校劝退。孙家栋没有放弃,他在家里苦练右手,改掉了从小到大的习惯,又重新回到了学校中。   此后的孙家栋因战争不得不暂停学业,但他始终没忘记“学成报国”的志愿。1947年,孙家栋得知哈尔滨解放,兴冲冲的跑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就读。   在哈工大的第三年,孙家栋得知餐厅里晚上会有红烧肉吃,便一早就等在了窗口排队。毕竟红烧肉可是个稀罕的食物,必得排队抢到热乎的才好吃。   正在孙家栋排队时,突然接到了通知。说是解放军到了学校里招新一批的空军,有意向的可以到办公室里报名。   孙家栋一听是参加解放军空军,也顾不上心心念念的红烧肉了,立马就飞奔着跑到了报名处,将自己的名字和专业报了上去。   名单经过层层的筛选,孙家栋也经过了几轮的体检和面试,终于获得了参军的资格。而当时中国在空军方面的力量薄弱,孙家栋和同批的学生被送往了苏联学习飞机发动机的相关专业。   留学期间的孙家栋刻苦读书,他知道祖国将他派出来是为了“科技强国”,只有把苏联的先进的技术学到手,才不算辜负祖国的栽培和教导。   孙家栋的付出也有了不小的收获,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还获得了“斯大林金质奖章”。   回国后的孙家栋就到了导弹设计部,从事导弹研究的相关事宜。孙家栋进行研究一段时间后,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带走了全部的导弹资料,中国的导弹事业被迫从“零”开始。   “没有苏联的专家,中国人也能造出来导弹!”孙家栋一边给研究所的同志们鼓劲,一边投入到导弹发射的难关攻克之中。   孙家栋仅用了两个月,就在没有苏联的帮助下,将中国自主研发的近程导弹“东风一号”成功发射。   这枚导弹让中国在苏联专家的面前“长了脸”,就算没有苏联的援助,中国人自己也能造出来导弹。   “东风一号”的成功发射,让钱学森注意到了孙家栋是研究导弹“好苗子”,孙家栋又被调到了钱学森所在的研究所,得到了钱老的栽培和培养。   孙家栋凭借过人的导弹研究技术和能吃苦的精神,成为了导弹总体设计部负责人。他负责参与的导弹“东风二号”携带原子弹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有了和西方国家抗衡的核打击力量。   有了不少研究成果的孙家栋没停下自己的步伐,反而又投入到卫星技术的发射中。他发杨了中国科学家“不怕吃苦”的精神,立志要带领着中国的卫星技术赶超西方国家。   1970年,孙家栋目睹者中国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他的眼睛里激动的含着泪,默念着,“中国人做到了!”   这颗卫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科技垄断。   自从学成回国,孙家栋已经为中国的航天事业默默贡献了六十多年,他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0 阅读:315

评论列表

天乐

天乐

2
2025-07-01 15:14

共和国脊梁

猜你喜欢

谛听骨鱼

谛听骨鱼

焦文博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