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抱怨:俄罗斯下一代的眼中只有中国,但美俄关系缓和后,俄方还会重返西方怀抱 据《纽约时报》报道,6月30日,该报刊发题为《远离西方轨道,俄罗斯人把中国当成新榜样》的长篇评论文章,将镜头对准莫斯科街头与校园课堂,描绘了一幅令西方不安的新图景:俄罗斯年轻人对中国的兴趣正在全面上升。 从电动汽车到手机,从留学目的地到语言选择,越来越多俄罗斯人尤其是年轻人,正在把中国视为可以模仿、可以接近、甚至可以归属的新文化坐标。 从文章语气看,《纽约时报》显然带着浓厚的失落情绪。 文中提到,不少俄罗斯大学正在开设汉语课程,在莫斯科的中国留学咨询展前排起长队,连课外培训机构都开出了面向青少年的中文兴趣班。与此同时,中国商品也迅速在俄罗斯站稳脚跟。 更重要的是,这些商品并不是被俄罗斯人将就地接受,而是被他们主动选择并视为新的好东西。 实际上,这种靠拢并不是一场短暂的市场行为,而是一场深层次的认同转向。 在过去三十年,俄罗斯社会尤其是城市中产一直将西方视为参照物——去欧美读书、用苹果手机、讲英语、穿意大利服装,一度是他们证明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 而俄乌战争之后,这一切迅速坍塌。西方不仅切断经贸与金融往来,还在文化和教育上全面封锁俄罗斯。就在欧美自诩价值制裁取得成效时,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当俄罗斯人回过头看时,发现身后还有一个文明体量相当、科技与文化都已崛起的邻国——中国。 相比高高在上的西方,中国提供的是务实的合作,是可达的机会,是不附带政治羞辱的交流环境。俄罗斯新一代的文化重心向东方转移,并非意识形态问题,而是生存逻辑的自然延伸。 可笑的是,美媒认为,美俄关系缓和后,俄罗斯还会重返西方怀抱。
《纽约时报》抱怨:俄罗斯下一代的眼中只有中国,但美俄关系缓和后,俄方还会重返西方
百态世界侃
2025-07-01 10:16:11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