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27岁的女网约车司机发现车座夹缝内有10000块钱,给乘客打电话却无人接听,直到一张字条掉出来,她感动落泪。
原来,那是心善的乘客留下给她儿子治病的钱。
郑州街头,一辆白色的网约车化身“移动许愿池”,其挡风玻璃、车顶棚、座椅后背贴满了便利贴:
“祝墨墨早日康复”、“小超人加油!”
后排座位上,7岁的小男孩墨墨蜷缩在支具马甲里。
27岁的妈妈——网约车司机张丛丛,带儿子载着满车祝福与病魔赛跑。
2018年,一纸诊断书击碎了这个河南濮阳家庭:
小儿子墨墨被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1型),全身肌肉进行性衰竭;大他2岁的姐姐也患上同病(3型)。
医生曾断言:“孩子活不过两岁,更离不开人。”
张丛丛只得辞去了幼师的工作,携儿女辗转各地求医,最终扎根郑州进行康复治疗。
每月一两万的治疗费如巨石压顶,丈夫白天开铲车,深夜跑外卖;张丛丛则把结婚时买的轿车,改成了“移动病房”。
今年二月起,她载着墨墨穿梭在郑州的街头巷尾,从下午4点接单到晚上8点,最多只能接到十多单。
副驾后背上,一张A4纸无声诉说着张丛丛的困境:
“孩子全身不能动弹,需随车照顾,占用座位请您谅解!”
有乘客抱怨,带孩子接单太危险,她咬唇咽下委屈:
“但凡有选择,谁愿让孩子受这罪?”
在他们9平方米的小出租屋内,药盒堆成了小山。
车上的诸多便利贴,源于一个下着大雨的夜晚,墨墨稚气地问张丛丛:
“妈妈,我还能站起来吗?”
张丛丛强笑着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集满999张祝福卡,奇迹就会出现!”
之后,为了不让儿子失望,她在车内备了彩笔和便利贴,乘客们也纷纷留言祝福。
三月的一天,张丛丛收车时发现座椅缝里有一万现金,她疯狂回拨乘客的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
直到一张字条掉出来,是一个三四十岁的男人留下的,上面写着:
“给孩子买点儿营养品,别放弃!”
张丛丛瞬间感动地落下眼泪。
六月的又一个雨夜,网友“爱拍照的人”乘车时,将200块藏在贴纸后面。
墨墨察觉后眨眼做口型:“谢谢叔叔。”
该网友下车时,墨墨竭力抬起僵硬的右手挥别。
事后,“爱拍照的人”将母子俩的故事发在了网上。
视频引爆网络后,24小时内就有50多位陌生人转账相助。
脊髓性肌萎缩症本就是一场金钱与时间的拉锯战,墨墨需要终身注射诺西那生钠,单针曾达70万,经医保谈判仍需数万。
再加上姐姐每月的康复费,全家的收入在医疗巨浪前,可谓是杯水车薪。
年仅27岁的张丛丛,日常安排精密到分钟:
清晨起来送女儿上学,中午陪墨墨康复训练,载客间隙,她还要给儿子喂水按摩。
最惊心的是,有一次墨墨突发呼吸困难,她双闪急停路边,颤抖着给孩子吸氧。
后座乘客主动下车:“大姐别急,我帮你叫急救!”
尽管总是状况频出,夫妻俩也从不将坏情绪带回家。
深夜收车后,张丛丛会搂着女儿唱童谣,丈夫则为墨墨按摩萎缩的双腿,一家人享受着短暂的温馨。
如今,这辆“许愿车”承载的使命,早已超越了代步。
墨墨会向乘客展示卡片收藏,当被问及999张的约定时,张丛丛笑着指向挡风玻璃:
“已经集满1/4啦!”
或许,当999张祝福贴满车厢的那天,墨墨仍旧无法站立。
但那些穿越山海抵达的善意,早已为这家人锻造出最坚硬的铠甲。
在此,祝愿墨墨和姐姐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