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城市新鲜事# 一犁霜月里,照见众生苦——颜仁郁《农家》的生存悲歌 在颜仁郁笔下,农耕文明的晨昏线被一柄木犁划破。诗中"半夜呼儿趁晓耕",短短七字勾勒出农人在更漏声中与时间赛跑的图景。当整个世界还沉浸在夜色的襁褓中,农人的木屐已叩响石板路,火把照亮的不仅是田垄,更是被生存重压碾出的沟壑。羸弱的老牛在泥泞中踉跄前行,它垂首喘息的模样,恰似被岁月压弯脊梁的农人,在贫瘠的土地上缓慢却固执地丈量着生活的重量。 诗的后两句以锋利的笔触剖开社会肌理。"时人不识农家苦"的"不识"二字,像一柄锈迹斑斑的锄头,挖开阶层隔阂的鸿沟。当贵族子弟在华堂中把玩着精美的瓷器,他们不会知道,每一粒米都裹挟着汗水中的盐分;当文人雅士在诗酒中吟诵田园牧歌,他们更难以想象,田间稻穗是如何穿透布满血泡的手掌生长。"将谓田中谷自生"的嘲讽,直指那些闭目塞听的特权阶层,他们眼中自然生长的稻谷,实则是农家用生命浇灌的奇迹。 这首诗最动人之处,在于它突破了传统悯农诗的抒情窠臼。颜仁郁没有停留于简单的情感宣泄,而是将镜头对准农耕生活的具体细节:老牛深陷泥沼的蹄印、破晓前的霜露、少年疲惫的哈欠,这些充满颗粒感的画面构建出真实可触的生存图景。诗中没有出现一个"苦"字,却让每一个字都浸透苦涩,在白描中完成对社会现实的冷峻控诉。 千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在超市货架前随意挑选商品时,或许仍需要重读这首诗。它提醒我们,每一份丰裕的背后,都有无数如诗中农人般的身影,在时光深处默默耕耘。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正是《农家》一诗永恒的生命力所在。
#分享城市新鲜事# 一犁霜月里,照见众生苦——颜仁郁《农家》的生存悲歌 在颜仁郁
殇月侃球的
2025-06-30 21:56: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