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男仆夜店”火了,比椰树椰汁还炸裂!

新浪财经 2025-06-30 21:18:03

“道德在哪里,底线在哪里,位置在哪里,预约电话在哪里?”

当你收到朋友劈头盖脸抛出一系列灵魂拷问的时候,别怀疑你的眼睛,不是遭遇诈骗连环call,而是被海底捞“夜店”狠狠种草了!

没错,就是那个把拉面甩成艺术、变脸绝活惊艳全场,还能顺带做美甲、洗头、擦鞋、教你打毛线的海底捞,轻轻一跨界,直接用实力诠释什么叫“秀色可餐”。

最近,餐饮界的“卷王”海底捞又搞大动作了。

在杭州、广州、上海等地,海底捞夜宵主题店疯狂刷屏,画面震撼程度堪比误入了某个高级男仆夜店。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当你正埋头涮毛肚,突然灯光骤暗,动感BGM炸响,一群180+的帅气小哥踩着节奏热舞登场——

墨镜猛男咬着衣角扭腰,荷尔蒙爆棚;

雅痞潮男打碟,举手投足间都是松弛感;

制服小哥跳诱惑热舞,禁欲感拉满;

皮衣小哥胸肌腹肌一览无遗,终于体会到小说里一眼心动的快乐。

甚至还有戴着猫耳发箍的肌肉小哥跳男团舞,甜酷风拿捏得死死的。

要说最能俘获人心的还得是cos“男仆装”的小哥,卖起萌来女生都自愧不如。

图源:小红书@抹茶味的Lucia

各种风格轮番上阵,进店就像掉进“帅哥漩涡”,眼睛根本忙不过来。

这还是我们认识的海底捞吗?真让人觉得陌生!

原来这是海底捞新推出的夜宵主题店,每晚22点到24点准时切换准时切换"夜场模式",夜生活刚刚开始。

在这里,你不仅能涮火锅,还能点一杯发光鸡尾酒,享受1v1炫酷调酒服务。

看“男模”扭胯、DJ打碟、举着荧光棒蹦迪,玩猜拳游戏、近距离摸腹肌……妥妥的VIP前排“演唱会级待遇”。

不光享受视觉盛宴,味蕾也没被冷落,新增的小龙虾、烤串、卤味等夜宵菜单,全是深夜解馋神器。

重点是价格亲民,火锅管够、小酒畅饮、蹦迪免费,38元的鸡尾酒还带特效表演,情绪价值直接拉满。

难怪网友戏称:“建议改名‘夜里捞’,这才是真正的一站式夜生活!”

甚至有人用它当“livehouse平替”——和家长报备去海底捞蹦迪,可比说去酒吧合理多了,果然大城市就是机会多啊。

这种新奇模式让钱包减负的同时,还治好了“精致尴尬症”。比起酒吧里的局促,海底捞的氛围反而让人松弛下来。

评论区清一色“求地址”,大家都想体验一把火锅与热舞交织的“双重火辣”。

不过争议也随之而来。部分网友吐槽“太花哨”,担心影响正常用餐体验;

家长怕带娃去不合适,喧闹的环境不适合亲子家庭;

社恐人士更是当场“脚趾抠地”,只想安静吃个饭的愿望彻底落空了;

还有人质疑“男色消费”过于低俗,直言海底捞“越做越low”。

这场夜宵模式革新,果然在掌声与质疑声中掀起了全民热议。

有人可能会问,火锅生意风生水起,海底捞为啥非要爆改“夜店捞”?

在我看来这绝非一时拍脑袋的决策,背后藏着步步为营的商业逻辑。

首先,这是对“夜间经济”浪潮的精准狙击。

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海底捞21点后的夜间客流量同比激增17%,其中年轻客群占比超六成。

品牌顺势将门店打造成“火锅+酒吧+Livehouse”的复合型空间,DJ打碟、花式调酒、互动游戏轮番上阵,把单纯的涮火锅变成“边吃边蹦迪”的沉浸式体验。

这种场景革命不仅拉长了营业时间,更将消费场景从单一餐饮拓展到社交娱乐,完美戳中年轻人对“一站式夜生活”的需求。

数据不会说谎,部分门店夜间翻台率突破10轮,火爆场面就是最好的成绩单。

其次,海底捞再次押注“男色营销”的流量密码。

还记得前两年刷屏全网的“科目三”魔性舞蹈吗?

无数顾客冲着服务员小哥哥的舞姿“野性消费”,用餐过程秒变社交货币,短视频平台的二次传播更是让流量呈几何级增长,让海底捞尝到了甜头。

后续推出的“科目四男团”,从颜值到舞技直逼专业男团,成功复刻爆款神话。

图源:海底捞

这次“夜场模式”直接火力全开,精准狙击目标客群审美偏好,把满屏荷尔蒙转化成真金白银的销售额。

更深层次看,这暴露了海底捞“被火锅耽误的娱乐帝国”野心。

品牌始终在娱乐化转型赛道狂奔,重新定义餐饮的边界。

消费升级时代,顾客早已不满足于填饱肚子,而是追求“吃好、玩好、晒好”的全维度体验。

图源:小红书@曼曼叹生活

夜宵主题店的意义远不止短期盈利,在看似饱和的市场里,海底捞敏锐捕捉到未被开发的1%消费潜力,试图打造持续输出情绪价值的超级品牌,用差异化竞争甩开对手身位。

这更是一场用户培养的长期战役,为未来突破餐饮边界、实现多元化发展埋下伏笔。

说到底,这场“夜场模式”的大胆试水,是海底捞在商业棋盘上落下的关键一子。

老话说“色食性也”,海底捞这次直接把这句话玩出了新高度。

不过真正让它冲上话题C位的,还得是争议不断的“男色消费”话题。

其实现在打开社交平台,男色营销早就成了品牌圈的“流量密码”,从餐饮到文旅,各路玩家卷到飞起。

餐饮业早就卷成修罗场了,小馆子靠肌肉猛男揽客不算新鲜事,有些甚至因为尺度太大被点名整改。

这股风一吹,连大品牌都坐不住了。椰树椰汁的“猛男团”在直播间上扭成一道别开生面的风景线;

望山楂和书亦烧仙草搞变装battle,大尺度+反差感出镜直接刷屏;

外卖界更离谱,饿了么拉来一群188外国男模当人形广告牌满街跑,路人随手拍个视频都能火。

景区营销也跟着抄作业,把男色当引流杀手锏。

现在连老板们都下场亲自营业——肯德基虚拟上校爷爷拍海报狂秀腹肌,霸道总裁范儿直接拉满;

图源:肯德基

梅赛德斯奔驰CEO托托・沃尔夫一张西装革履挽袖口,一张沙滩晒腹肌,配文“找个两者兼得的老板”。

图源:奔驰

评论区秒变迷妹尖叫现场,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这就去提车”。

要说最会玩的还得是雷军。去年小米汽车SU7能拿下年度数字营销大奖,雷总亲自下场玩梗、带火穿搭功不可没。

图源:小米汽车

网友们一边调侃“雷总穿搭教学”,一边心甘情愿为SU7买单。

不过话说回来,男色营销顶多算块敲门砖,想让消费者真掏钱,还得看产品和服务能不能经得起考验,毕竟谁也不想当只看脸的“冤大头”。

正如热闹过后,海底捞真正的考题才浮出水面:如何在荷尔蒙飙升的喧嚣中,守住“好好吃顿饭”的餐饮本心?

当“男仆装”的新鲜感褪去,昙花一现的“邪门流量”能否沉淀为可持续的“长红模式”,还需要打个问号。

这场“火锅+蹦迪”的跨界实验,与其说是卷“男色”,不如说是卷品牌对年轻群体情绪需求的深度拿捏和供应链的硬核创新。

这口“夜锅”,海底捞想一直沸腾下去,光有“秀色”可不够,更得“入味”才行。

转自:Liya的种草手记

0 阅读: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