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伊朗尴尬,外面的大国也很尴尬,就在于搞不清楚伊朗的长期的国家角色定位,到底是

星语梦 2025-06-30 16:16:07

现在伊朗尴尬,外面的大国也很尴尬,就在于搞不清楚伊朗的长期的国家角色定位,到底是什么?这个事,可能连伊朗自己都不清楚。 伊朗祖上阔过,波斯帝国曾经横跨欧亚非,可近代的伊斯兰革命把这一切打乱了。 1979年革命后,伊朗成了政教合一的国家,最高领袖的权力比总统还大,宗教教义成了治国的根本。伊朗支持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这些什叶派势力,沙特就联合海湾国家围堵它。 而核问题也是伊朗最让人头疼的“王牌”。伊朗说自己搞核技术是为了民用,比如发电。但国际社会总怀疑它想造原子弹。 2015年的伊核协议本来让局势缓和了一阵,可美国特朗普政府2018年一拍桌子退出协议,重新制裁伊朗。这下伊朗也火了,开始加速铀浓缩活动,浓缩铀丰度一度达到60%,离武器级只有一步之遥。 这就像一场危险的游戏。伊朗想用核技术换取国际承认和解除制裁,可美国和以色列坚决不答应,动不动就威胁要军事打击。 欧洲国家倒是想维持协议,可又不敢得罪美国。于是,伊朗就在“极限施压”和“有限妥协”之间反复横跳。 不仅如此,美国的制裁对伊朗经济打击也实在是太大了。石油出口被掐断,货币里亚尔暴跌,通货膨胀率一度接近50%,普通老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但伊朗也没坐以待毙。它搞了个“抵抗经济”,推动人民币结算,和俄罗斯、中国合作绕过美元体系。比如中伊25年合作协议,中国承诺投资4000亿美元,可伊朗自己内部扯皮,协议执行得磕磕绊绊。 伊朗国内政治就像一场永不停歇的拔河比赛。保守派死死抱住宗教教义不放,反对任何与西方妥协的政策;改革派则想打开国门,改善经济,缓和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2024年总统选举,改革派的佩泽什基安赢了,可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还是掌握着实权。这种内部分歧在外交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佩泽什基安上台后说要和西方谈判,可哈梅内伊的顾问又说“不能放弃抵抗”。伊朗一会儿想和美国谈谈核问题,一会儿又支持胡塞武装袭击以色列,让外界根本摸不清它的真实意图。 对大国来说,伊朗就是个“烫手山芋”。美国想彻底搞垮伊朗,可又怕逼急了伊朗闹出别的事情;欧洲想做生意,可又不敢得罪美国;俄罗斯想拉伊朗当盟友,可伊朗又不太信任它;中国想合作,可伊朗老是拖欠石油费用,协议也执行不力。 就拿中国来说,中国看中伊朗的地理位置和能源,想通过“一带一路”把伊朗变成陆上通道。可伊朗内部政治斗争不断,协议签了三年,实际到位资金可能只有10%。中国也不傻,早就铺好了巴基斯坦走廊这条后路,没了伊朗还有沙特、阿联酋这些海湾国家。 伊朗的尴尬,本质上是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它想当“中东霸主”,可实力不允许;它想融入国际社会,可意识形态和历史包袱又太重。这种矛盾让它在国际舞台上左支右绌,也让大国们无所适从。

0 阅读:19
星语梦

星语梦

星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