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美国出手打击伊朗核设施,以色列就稳操胜券。恰恰相反,这或许仅仅是毁灭交响曲的真正序章,之前的交锋不过是开场预热。 伊朗高层早已洞悉玄机:零星的导弹打击,根本无法撼动以色列的根本。于是德黑兰放弃了速胜幻想,祭出了更为致命的一招——“窒息战”。 伊朗深知己方优势: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它无需占领以色列一寸土地,甚至不追求传统意义上的战场胜利。其核心战略在于:利用巨大的体量优势和纵深,瞄准以色列致命要害——其狭小的国土和高度集中的现代城市群。几十年来辛苦建设的繁华都市,此刻脆弱得像精巧的模型。 伊朗的终极目的,是通过永无止境的低烈度消耗,系统性地绞杀以色列的经济命脉(交通、能源、民生),持续瓦解其社会坚韧,让恐惧和无休止的警报成为日常。目的?就是要让这个科技强国在漫长而痛苦的窒息中,内部崩解,最终滑向衰微。 而此时,美国的介入看似为盟友撑腰,实则精妙地一石二鸟:成功削弱了夙敌伊朗的核威胁潜能。然而更关键的是,华盛顿轻巧地将自己置身于直接对抗之外,将伊朗必然倾泻的、汹涌澎湃的复仇怒火,精准引导、转移到了以色列身上。 这步操作,无异于把以色列单独推到蓄势待发的火山口,让它独自面对一个决心倾举国之力打持久战、不死不休的对手。美国非但未能筑起真正的安全屏障,反而更像是给以色列精心挖掘了一个更深的陷阱。在伊朗这台开动起来的国家级战争机器面前,以色列的处境,瞬间变得前所未有的孤绝与凶险。 战争的最终结局会指向何方?或许答案已不再重要。因为战争的过程本身,早已是一场注定覆盖一切的、彻底的毁灭狂潮。
美利坚的一步“妙棋”,为何或令以色列坠入深渊?
小李的读书生活
2025-06-30 15:10:20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