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发现不妙动向,大批伊朗油轮起锚出港,将石油不断运往中国,美国封锁威力大减!

暖阳融雪情愈深 2025-06-30 11:26:05

西方发现不妙动向,大批伊朗油轮起锚出港,将石油不断运往中国,美国封锁威力大减! 西方能源界通过船舶追踪数据发现,自从进入6月以来,中国从伊朗进口的石油数量大增。光是这个月的前20天,平均每天就有差不多180万桶伊朗石油运往中国。 更关键的是,伊朗在5月和6月初的石油出口量,已经达到了近几年来的最高点。为什么这个情况会让西方觉得“不妙”?主要因为它戳中了美国对伊朗制裁的一个痛点。 要知道,美国对伊朗实施严厉的经济和金融制裁,特别是针对石油出口,目的就是掐断伊朗的重要经济来源。 理论上,这应该让伊朗的石油很难卖出去。但现实是,伊朗的石油不仅卖出去了,还大量地、稳定地流向了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 这里有个背景:因为担心美国的“长臂管辖”和制裁风险,中国的大型石油公司其实有几年没有直接从伊朗购买石油了。 那现在这些运往中国的伊朗油是哪来的?主要是通过“转口贸易”。比如,伊朗先把石油卖给马来西亚、阿联酋等地的中间商,然后这些中间商再转卖给中国买家。 虽然绕了个弯,但最终这些石油还是进了中国的炼油厂。而且,追踪数据显示,有些油轮在5月份就已经装好油出发了。 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本身就说明美国制裁的威力在下降。制裁没能真正堵住伊朗石油流向国际市场,尤其是最大的买家中国。中间商的存在,加上一些规避制裁的支付手段,让伊朗石油得以绕开美国的封锁网。 西方现在真正担心的是下一步:随着最近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直接冲突告一段落,或者说进入一个相对平静期,伊朗可能会更积极地寻求与东方,特别是中国深化关系。 所以,西方担心中国可能会不再满足于通过中间商“转口”,而是直接、正式地恢复从伊朗进口石油。 在最近的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就有外国记者直接问到这个石油进口大增的问题,想探探中国的口风。 不过,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应很谨慎,没有直接证实或否认具体交易细节,只是重申中国在国际法框架内,开展正常能源贸易的权利。 那么,中国会不会马上公开、大张旗鼓地直接恢复购买伊朗石油呢?目前看,可能性不大。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支付等实际问题。直接交易需要更稳定、能规避美国制裁风险的支付机制。 如果伊朗方面能拿出可行的方案,比如双方建立一个更完善的、绕开美元的结算体系,那么重启直接合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而中国肯定也会权衡,直接交易带来的好处和潜在风险。

0 阅读:81
暖阳融雪情愈深

暖阳融雪情愈深

暖阳融雪情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