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84年,72岁的姜子牙娶了68岁的马氏,婚后初夜,他发现妻子竟是完璧之身,喜不自胜。
那一年,男婚女嫁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然而姜子牙和马氏却都迟迟未婚。姜子牙自小醉心于天文地理和军事策略,一心想通过学识改变命运,渴望施展抱负,步入仕途。他整日埋首于书籍,不问世事,在乡邻眼中,他不过是个不切实际的书生。哪个女子愿意嫁给这样一个贫寒的书生?看不到生活希望的未来,让他始终孤身一人。而马氏,虽为女子,却性情刚烈,眼光高远。她早年拒绝了无数求婚者,一心寻找一位能让她衣食无忧、飞黄腾达的如意郎君。岁月如梭,转眼间她年近古稀,仍未嫁人。流言蜚语随之而来,她被贴上了“老姑娘”的标签,似乎注定要孤老终生。
命运的巧合,将两位暮年之人联系在一起。在媒婆的促成下,72岁的姜子牙和68岁的马氏举行了一场简朴的婚礼。洞房花烛夜,烛光摇曳,姜子牙掀开马氏的盖头,看着她略显苍老却依然端庄的面容,内心涌起一股异样的情愫。当他发现马氏竟是完璧之身时,欣喜若狂。在那个时代,女子贞洁至关重要,他万万没想到,在如此年纪,还能娶到如此纯洁的妻子,他将此视为上天的恩赐,暗自发誓要让马氏安享晚年。现实远比想象残酷。婚后,姜子牙依旧沉迷于书本,梦想着有朝一日能遇到明主,实现自己的抱负。而马氏却要承受生活的重担,家中贫困潦倒,温饱都成问题。她看着姜子牙整日无所事事,内心积怨越来越深。终于有一天,马氏忍无可忍,她皱着眉头对姜子牙说:“子牙,咱们都这把年纪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也没什么成就,总不能一直饿肚子吧,你得出去做点营生,挣点钱养家糊口!”姜子牙放下书卷,无奈地说:“娘子,我自小苦读,所学并非为了经商营生。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遇到赏识我的人,施展我的才能,到那时,咱们就不愁吃穿了。”“等!等!等到什么时候?”马氏提高了音量,“咱们现在都快吃不上饭了,你还做梦呢!明天你就去集市上做点小买卖,卖点东西,赚点钱回来!”无奈之下,姜子牙只好听从马氏的安排。第二天,他早早起床,拿着一些竹制滤勺,来到集市叫卖。他站在角落,腼腆地喊道:“卖滤勺啦,结实耐用的滤勺!”一整天下来,一个滤勺也没卖出去。看着别人生意兴隆,自己却门庭冷落,姜子牙心灰意冷。回到家,马氏看到完好无损的滤勺,气得直跺脚:“你怎么卖的?别人都能卖出去,就你不行?”姜子牙低着头,一言不发。马氏又让姜子牙去卖面粉。这次,姜子牙起得更早,推着装满面粉的小车来到集市。他小心地摆放好面粉,期待着顾客上门。天有不测风云,一阵狂风卷来,面粉被吹得四处飞扬,所剩无几。姜子牙看着满地的面粉,欲哭无泪。马氏得知后,彻底爆发了:“姜子牙!你到底能做什么?滤勺卖不出去,面粉也被吹走了,你这是存心要败家吗?”姜子牙愧疚万分,他也不想这样,但他确实不擅长经商。后来,马氏又让姜子牙去卖牛肉,想着这次总能赚钱了吧。朝廷下令禁止屠宰,他的牛都被收走了。
就在这时,命运转机出现。姜子牙遇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爱才惜才,听说姜子牙学识渊博,便亲自登门拜访。姬昌诚恳地对姜子牙说:“先生大才,如今天下大乱,百姓受苦,希望先生能出山相助,共建太平盛世。”姜子牙激动万分,他期盼这一刻已久,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姬昌:“承蒙主公厚爱,子牙愿效犬马之劳!”当姜子牙将此事告知马氏时,马氏却勃然大怒:“姜子牙!你疯了吗?跟着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就走?”姜子牙耐心地解释道:“娘子,姬昌是明主,我跟随他,定能实现我的抱负,到时候也能让你过上好日子。这是我毕生的梦想,希望你能理解我。”“理解?我怎么理解?好不容易过上安稳日子,你却要去冒险!”马氏声嘶力竭地喊道,“如果你执意要去,咱们就离婚!”于是,姜子牙和马氏分道扬镳。姜子牙追随姬昌,辅佐他和他的儿子周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功勋卓著,被封为齐国国君,名垂千古。而马氏改嫁后,周围的人知道她曾是姜子牙的妻子,便开始在背后议论纷纷。这些流言蜚语如同利刃,刺痛着马氏的心。终于有一天,她无法承受,选择了投河自尽。多年后,姜子牙主持封神大典,为众神封神。马氏的魂魄一直跟随在他身边,姜子牙看着曾经的妻子,感慨万千。他长叹一声,给了马氏一个“扫帚星” 的封号。从此,“扫帚星” 便成了不祥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