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级谎言!15吨钻地弹变成战斧巡航导弹,伊朗核设施压根没受到任何影响!美军高官揭露特朗普的谎言,言之凿凿!太没面子! 美国当地时间6月27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再次爆料称,特朗普提名的美军参联会主席丹·凯恩在简报会上证实,在上周轰炸伊朗地下核设施的行动中,美军没有向伊朗的伊斯法罕地下核设施投掷钻地炸弹,仅发射了“战斧”巡航导弹。至于原因,丹·凯恩解释称,这是因为伊斯法罕地下核设施位置太深,军方认为钻地炸弹的打击不会奏效,所以就没有使用它。 这一消息的曝光无疑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特朗普此前声称使用15吨钻地弹对伊朗核设施进行打击,让世界都以为伊朗的核设施遭受了重创。然而事实却是仅发射了“战斧”巡航导弹,且伊朗核设施压根没受影响,这使得特朗普在国际事务中的信誉大打折扣。 对于伊朗来说,这则消息既是一种庆幸也是一种警示。庆幸的是核设施并未受到“钻地弹”这种强大武器的威胁,自身的核发展计划依然可以稳步进行。但同时这也是一种警示,美国随时可能对其核设施发动攻击,不管是使用钻地弹还是战斧巡航导弹。这也促使伊朗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防空以及核设施的防御能力,在国际舆论上也可以更加有力地揭露美国这种无端发动攻击的行为。 从美国国内来看,特朗普谎言的揭露也加剧了其国内政治的分裂。特朗普的支持者或许会为他寻找各种借口,试图淡化这一事件。而他的反对者则会利用这一事件大肆攻击特朗普的行事作风和外交政策。这一事件还可能影响到美军在国内的形象,民众会对美军的作战决策以及军方和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产生质疑。在国际事务方面,美国一直想在伊朗问题上占据主导地位,这次谎言被揭露后,美国在中东事务上的公信力也将受到挑战,其他中东国家也会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关系,在对待伊朗问题上或许不再轻易跟随美国的步伐。 若伊朗核设施未毁:以色列动向与伊朗应对之策 如果伊朗核设施没有被炸毁,以色列大概率不会善罢甘休。以色列视伊朗核计划为其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这种威胁不仅仅停留在军事层面,更关乎其在中东地区的战略优势和政治影响力。伊朗一旦拥有核武器,将打破现有的地区军事平衡,改变以色列长期以来在军事上的相对优势地位。从历史经验来看,以色列对任何可能威胁其安全的核项目都采取了强硬的态度,如1981年空袭伊拉克核反应堆,2007年摧毁叙利亚核设施。因此,只要伊朗的核计划持续推进,以色列就会认为自身安全受到挑战,不会轻易放弃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企图。 休整结束后,以色列极有可能卷土重来。一方面,国内政治压力会促使以色列政府采取行动。在以色列国内,强硬派政治势力一直将伊朗核问题视为重要的政治议题,他们要求政府采取坚决措施来消除伊朗核威胁。另一方面,军事技术的发展也为以色列再次实施打击提供了可能。随着军事科技的不断进步,以色列的空袭能力、情报收集能力等都在不断提升,使其有能力再次发动对伊朗核设施的攻击。 面对这种局势,伊朗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 在军事防御上,伊朗应加强防空系统建设。引进和自主研发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如俄罗斯的S - 400等,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防空网络,提高对以色列空袭的预警和拦截能力。同时,加强对核设施的伪装和防护,利用地形、气象等条件,降低核设施被发现和打击的概率。 外交上,伊朗要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反对以色列的军事冒险行为,利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平台,谴责以色列的单边军事行动,通过外交途径对以色列形成压力。 情报方面,伊朗需要强化自己情报收集和分析能力。掌握以色列的军事动态和行动计划,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加强对国内的安全管控,防止以色列特工渗透到核设施周边,破坏核设施的安全运行。 从轰炸伊朗核设施事件看特朗普谎言特点 特朗普执政期间,围绕轰炸伊朗核设施等事件所释放的言论,其谎言特点鲜明。 一是夸大威胁。特朗普为推行其强硬的中东政策,往往夸大伊朗核计划对美国及盟友的威胁程度,以此为军事行动和制裁找借口。比如声称伊朗核计划已迫在眉睫,会给地区带来巨大灾难,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紧急,他借此制造恐慌以获取国内支持。 二是模糊事实。在涉及轰炸决策过程和行动细节时,特朗普表述模糊不清。他时而暗示会采取军事行动,时而又说局势可控,让外界难以捉摸其真实意图,也无法准确判断事件走向。 三是前后矛盾。在不同场合,他对伊朗核设施问题的表态反复无常。一会宣称要与伊朗对话和解,一会又突然强硬表示要进行打击,这种矛盾的言论使得国际社会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和信誉产生严重质疑。 尽管特朗普满嘴谎言,但他在语言表达和舆论操控上有一套,凭借独特的“表演风格”吸引了部分民众。他能把谎言说得振振有词,这也让一些人觉得他“有才”,但本质上,他的谎言给国际秩序带来了极大的混乱。 图源网络侵删
史诗级谎言!15吨钻地弹变成战斧巡航导弹,伊朗核设施压根没受到任何影响!美军高官
围巾温暖寒冬
2025-06-28 16:12: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