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被戳痛了!荷兰外交大臣访华后,白宫气急败坏称对华光刻机禁令必须坚持! 说白

远方风林 2025-05-27 16:56:07

果然被戳痛了!荷兰外交大臣访华后,白宫气急败坏称对华光刻机禁令必须坚持!

说白了,这事儿就是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 “霸权病” 又犯了。荷兰外交大臣前脚刚跟中国谈完半导体合作,白宫后脚就跳出来给荷兰下 “死命令”,要求必须卡死对华极紫外(EUV)光刻机的出口。这种反应,活脱脱就是被中国半导体技术突破戳到了痛处。

先说说荷兰为啥夹在中间难受。荷兰是 ASML 的老家,而 ASML 是全球唯一能造 EUV 光刻机的公司。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半导体消费市场,一直是 ASML 的重要客户。

2024 年 ASML 对华销售额占比一度高达 42%,但在美国施压下,2025 年这一比例预计暴跌至 20%。荷兰其实心里门儿清 —— 中国市场丢不得,但美国的压力也扛不住。

所以荷兰外长访华时只能打太极,说 “中荷会继续沟通半导体合作”,还暗示下个月还要接着谈。结果话还没落地,白宫官员戴维・萨克斯就急眼了,直接放话:限制 EUV 出口是美国 “最重要的决定”,谁也不能松动。这哪是商量,分明是主子给奴才下圣旨。

美国为啥这么急?说白了就是怕中国在半导体领域 “超车”。ASML 自己都承认,中国在 EUV 光源技术上已经取得突破。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团队用固体激光器替代美国专利的二氧化碳激光,研发出的 EUV 光源转换效率达到 3.42%,超过欧美水平,理论上还能提升到 6%。这意味着中国离自主制造 EUV 光刻机又近了一步。

更让美国慌的是,中国在 DUV 光刻机上已经实现量产,上海微电子的 28 纳米光刻机早就装机运行,套刻精度做到了 8 纳米。ASML 总裁傅恪礼私下里都承认:“封锁只会加速中国技术成熟。” 可白宫根本听不进去,还在幻想用禁令维持 “科技霸权”。

这里面最尴尬的就是 ASML。一边是美国逼着它断供 EUV,另一边是中国市场的真金白银。2025 年第一季度,ASML 对华 DUV 光刻机订单不降反增,占总营收的 27%,连 ASML 自己都承认 “中国需求比预期更强”。

为了保住中国市场,ASML 偷偷在北京建了维修中心,还计划扩大在华服务网络。这种 “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 的操作,把美国的禁令变成了笑话。

更讽刺的是,中国的技术突破已经开始冲击 ASML 的垄断地位。国产 EUV 光源的制造成本比 ASML 低 60%,设备调试时间缩短到五分之一,一旦量产,ASML 的高价光刻机恐怕要砸在手里。

美国的这套把戏,本质上是冷战思维的延续。他们总觉得卡住高端设备就能困住中国,但现实是中国半导体产业早就不是 “单打独斗”。从光源、光学系统到双工件台,中国已经建立起完整的研发链条。

上海光机所、长春光机所、哈工大这些机构,正在用十年时间走完欧美二十年的路。更关键的是,中国还有每年 500 万理工科毕业生的 “人才红利”,这种创新后劲是美国封锁不住的。

白宫现在的反应,像极了输红了眼的赌徒。他们明知道禁令挡不住中国技术进步,却还要硬着头皮加码。这种 “宁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 的做法,最后伤害的只能是美国自己。

ASML 首席财务官戴厚杰算过一笔账:如果全面断供中国,ASML 每年至少损失 50 亿欧元营收,而中国半导体自给率每提升 10%,全球芯片价格就会下降 15%。到时候,美国的科技巨头们不仅要面对中国产品的竞争,还要承受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冲击。

荷兰现在的处境也很微妙。虽然美国施压不断,但荷兰首相斯霍夫已经公开表示,在光刻机出口问题上 “荷兰要自己说了算”。这种表态背后,是荷兰对自身经济利益的清醒认知 ——ASML 每损失 1 欧元,荷兰 GDP 就要缩水 0.8 欧元。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突破,已经让荷兰看到了合作的新机会。如果荷兰能顶住美国压力,在 DUV 光刻机和成熟制程技术上与中国合作,不仅能保住市场份额,还能在未来的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主动的位置。

这场围绕光刻机的博弈,本质上是两种发展逻辑的碰撞。美国想通过封锁维持霸权,中国则用自主创新打破垄断。历史早就证明,技术封锁从来挡不住真正的创新者。

当年美国对苏联的技术禁运,反而催生了 “军事科技民用化” 的奇迹;今天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突围,同样会在禁令中走出一条新路。白宫越是气急败坏,越说明中国的技术突破已经打到了他们的七寸。

正如 ASML 总裁傅恪礼说的:“半导体是全球化的产业,谁也不可能独自掌控未来。” 当中国的 EUV 光刻机在东方亮起,照亮的不仅是硅片上的纳米电路,更是全球科技格局重塑的曙光。

0 阅读:18
远方风林

远方风林

人有所短,阅事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