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武汉女大学生吴明珠,放弃了城里的工作,趁父母不注意,连夜逃往新疆。父

玉尘飞啊 2025-05-27 11:58:23

1955年,武汉女大学生吴明珠,放弃了城里的工作,趁父母不注意,连夜逃往新疆。父亲称要与她断绝关系,母亲气得生了3天病。谁知,几年后女孩回家,父母两人却目瞪口呆。 武汉姑娘吴明珠从小成绩优异,在西南农学院读书时就和后来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同学。 1953年刚毕业那会儿,组织上给她在城里安排了体面工作,可这姑娘偏要往戈壁滩跑。 听说新疆农业厅来招人,她二话不说就递了申请,领导都劝她:"丫头你细皮嫩肉的,戈壁滩上太阳毒得很!"可吴明珠铁了心要去新疆种瓜。 家里人知道这事都不同意,老父亲气得摔了最心爱的紫砂壶,说就当没生这个女儿。 母亲哭得眼睛肿成桃子,连躺了三天没下床。 可就在1955年一个深夜里,23岁的吴明珠背着个小布包,偷偷翻墙跑了。 等天亮时,她已经坐在西行的绿皮火车上,怀里揣着本写满笔记的《瓜果栽培学》。 到了新疆才知道啥叫苦日子。 南方姑娘闻不惯羊肉膻味,可老乡们热情,端上来的手抓饭里飘着羊油香。 吴明珠硬着头皮往下咽,转头跑出去吐得昏天黑地。 睡觉更是遭罪,土炕烧得烫屁股,虱子咬得浑身痒,夜里冻得直打哆嗦。 可她愣是咬着牙,跟着维吾尔族老乡学种哈密瓜。 为了找优质瓜种,这姑娘能背着水壶馕饼在戈壁滩走三天。 有回遇上狼群,她裹着毡毯缩在破窑洞里,听着狼嚎声数星星。 三年跑遍三百多个生产队,硬是把新疆的瓜分出44个品种,整理出全国第一份瓜类资源档案。 这事儿后来被《人民日报》专门报道过,说她是"戈壁滩上的女科学家"。 怀孩子那会儿正赶上育种关键期,吴明珠挺着肚子在瓜田里忙活,瘦得只剩八十斤。 娃儿早产才三斤多,养到三个月就送回武汉娘家。 再见面时孩子管舅舅舅妈叫爸妈,看见亲娘倒像见生人。吴明珠抹着眼泪又回新疆,把心思全扑在瓜种上。 她和老瓜农打擂台的故事最精彩!人家说祖传种法才是正道,她偏不信邪,在对面开出三亩试验田。 秋收时节,科学种出来的瓜又大又甜,产量翻着跟头涨。 原先不服气的瓜农们排着队来取经,《光明日报》记者来采访,拍下她在地头教大伙儿授粉的照片。 新疆冬天冷,她就带着种子飞海南,硬是把十年才能育成的新品种缩短到四年。 现在咱们吃的红心脆、麒麟瓜、绿宝石,都是她带着团队培育的。就连外国专家都跑来学习,说中国的甜瓜技术世界领先。 八十岁退休那年,吴明珠已经得了阿尔茨海默病。 可怪得很,她记不得家人名字,却能准确说出每个瓜种的特性。 有时候突然站起来说要给瓜秧授粉,那劲头还像二十出头的小姑娘。 这辈子的付出换来了实实在在的回报,新疆甜瓜种植面积从当初的零星几亩发展到百万亩,瓜农年收入翻了好几番。 现在超市里四季不断的新鲜甜瓜,都得念着这位"瓜奶奶"的好。农业部给她颁过科技进步奖,国家领导人接见过她,可老百姓记得最清楚的,还是她蹲在瓜田里满手泥巴的样子。 本文主要信源: 1.《人民日报》1987年刊载《戈壁滩上的女科学家》 2.《光明日报》1995年专题报道《甜瓜之母吴明珠》 3. 农业农村部官网《农业科技功勋人物专栏》 4. 新疆农业科学院院史资料《吴明珠院士科研历程》)

0 阅读:166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