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并非一种病,多半是身体在“求救”! 大家好,我是中医陈玉龙,从医多年,今

陈玉龙谈养护 2025-05-26 18:08:34

胆结石并非一种病,多半是身体在“求救”! 大家好,我是中医陈玉龙,从医多年,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胆结石这件事。很多人觉得胆结石是一种病,其实从中医角度看,胆结石多半是身体气血失调或脏腑功能紊乱发出的“求救信号”。临床上,胆结石患者中虚证居多,尤其是长期胆结石的患者,大多存在“肝胆湿热”或“脾胃虚弱”的问题。 胆结石的常见虚证表现 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是胆结石的常见病因之一。肝胆湿热会导致胆汁分泌不畅,胆囊内环境失衡,从而形成胆结石。患者常表现为右上腹隐痛、胀痛,疼痛可能放射至肩背,伴有口苦、咽干、大便黏腻不爽等症状。 通俗解释:肝胆湿热就像胆囊里“着火”了,胆汁变得黏稠,容易凝结成石头。 脾胃虚弱 脾胃为气血生化的源头,脾胃虚弱会导致气血不足,运化失常,进而影响胆囊的正常功能。患者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稀,甚至伴有面色萎黄、身体乏力等。 通俗解释:脾胃不好,身体的“营养加工厂”出了问题,胆囊也会跟着“挨饿”,导致胆汁分泌异常,容易形成结石。 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也是胆结石的重要病因之一。情绪不畅、长期劳累等因素会导致气机不畅,血液瘀滞,胆囊内的胆汁也会因此变得黏稠,容易形成结石。患者常表现为右上腹刺痛,疼痛固定不移,夜间加重,甚至伴有面色晦暗、舌质紫暗等。 通俗解释:气滞血瘀就像胆囊里“堵车”了,胆汁流动不畅,时间久了就容易“凝结成石”。 中医怎么解决胆结石? 胆结石的形成与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密切相关。中医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调理: 肝胆湿热:用清热利湿的方法,比如龙胆泻肝汤等,帮助身体“灭火”,让胆汁恢复正常分泌。 脾胃虚弱:用健脾益气的方法,比如补中益气汤等,让身体的“营养加工厂”恢复正常,增强胆囊功能。 气滞血瘀: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方法,比如柴胡疏肝散等,帮助胆囊恢复正常的气血运行,让胆汁流动顺畅。 你也有胆结石的问题吗?

0 阅读:0
陈玉龙谈养护

陈玉龙谈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