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1992年,一个新疆小伙子刚退伍,被分配到供销社干活。乡亲们常来赊账,他心软,从不推辞。谁知主任一查账,赊出去的货款竟高达两万多!主任无奈辞退他,还告诫他:做人不能太心软!却没想到,另一个人的援手,又让他重新当起了“好人”。 阿里木江·哈力克来到贵州毕节,租下一个小摊位卖起了羊肉串,他在夜市街头摆摊,语言不通,生意冷清,但他没有放弃,他调整羊肉串的口味,慢慢吸引了顾客,生意终于有了起色。 2002年,毕节镇远县山上突发大火,阿里木江放下摊位,跟着消防队上山救火,政府奖励了他300元,他没有留着,而是捐给了贫困大学生。 这次经历让他开始思考,能不能用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人,阿里木江出生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一个小村庄,家里有九口人,日子过得很紧巴。 他从小就帮家里放羊干活,高中没读完就选择了参军,1989年,十八岁的他穿上军装,在新疆某部队服役,部队生活艰苦,他练就了坚韧的性格,退伍时领导的话让他记了一辈子。 1992年,他被分配到和静县供销社工作,原本以为有了安稳生活。乡亲们常来赊账,他不忍心拒绝,觉得大家总会还上,年底查账,赊账金额高达两万多元,他试图解释却没人听。 供销社主任让他走人,他只能收拾东西离开,他一时间没了方向,直到一个老熟人塞给他一笔钱,让他去外地闯荡,带着这笔钱,他南下到了毕节,开始了新的生活。 2006年,他在医院看到一个患肾病的小男孩,母亲哭得撕心裂肺,他掏出身上仅有的两百多元,垫付了医药费,还发动朋友帮忙筹钱,最终筹到上万元,男孩得到治疗,家庭也重新燃起希望,他还请男孩的母亲到摊位帮忙,工资给得比别人高。 同年,他拿出五千元积蓄,找到毕节学院设立了助学金,学校被他的真诚打动,同意设立“阿里木助学金”,每年资助贫困学生。,贵州大学后来也设立了同样的助学金,帮助更多学生。 2007年,他听说大方县一所小学没有国旗和升旗台,学生连书包都没有,他花钱买了181个书包和一面国旗,骑马翻山送到了学校,当地人至今还记得他送书包的那一天。 阿里木江的生活很简单,住的是漏雨的旧屋,穿的是十几元的毛衣,他吃饭常是馕泡水,有时鞋子还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他说自己不需要太多,能吃饱穿暖就够了,省下的钱,他都用来帮助有需要的人。 2008年汶川地震,他带着烤炉和食材赶到灾区,为救援人员做热饭,玉树地震,他又一次赶到现场,提供热食。 他说救援人员更辛苦,他能做的就是让他们吃上一口热饭,他的羊肉串一直卖五元三串,从没涨过价,学生来买,他还多给几串,怕他们吃不饱。 2011年,他穿着借来的西装站上了感动中国的舞台,他被评为全国助人为乐模范,还成了贵州省道德模范。 他的故事让很多人感动,一个普通人用行动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阿里木江的故事说明,一个人不需要多富有,只要愿意行动,就能带来改变。 他的坚持让人看到,善良可以成为一种力量,影响身边的人,普通人也能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让社会变得更好。 信息来源:原文登载于天山区融媒体中心 2023年7月3日 关于“【天山·榜样】‘草根慈善家……’的报道
[浮云]1992年,一个新疆小伙子刚退伍,被分配到供销社干活。乡亲们常来赊账,他
时光雕琢风华
2025-05-26 17:30: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