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不冤!广东,大爷去榨油店现榨100斤花生,最后榨出44斤花生油,47斤花生麸,

龙哥看法 2025-05-25 23:11:18

冤不冤!广东,大爷去榨油店现榨100斤花生,最后榨出44斤花生油,47斤花生麸,大爷一想不对劲,剩下的9斤去哪里了,就怀疑老板有猫腻,于是闹着要拆机器,老板无奈只能同意,然而机器拆了,却没有发现少的那一部分。网友:一看大爷就没做过农民!  

广东某小区附近,一家新开的榨油店因为现榨油健康又新鲜,受到不少周边居民欢迎。那天,这位大爷带了100斤花生到店里,想榨油。店主当场操作,花生倒进机器,开始榨油。   榨出来的花生油称了44斤,剩下的花生麸称了47斤,合计91斤。大爷一算觉得哪里不对劲,花生油加花生麸少了9斤。他心想这可不是小数目,怀疑老板做手脚,偷偷少称了或者机器有问题藏了花生。   于是,大爷提出要拆机器查个清楚。   老板虽然觉得没必要,但碍于顾客坚持,只好答应拆机器。师傅拆开机器,一件件检查零件,翻遍机器也没找到那“失踪”的9斤花生。最终大家都没找到解释,事情不了了之。   这件事引发不少争议,网友们一看就说,这大爷显然不了解花生榨油的基本常识。花生含油量一般在44%到55%之间,而且花生本身是含有一定水分的,榨油过程会导致水分蒸发,重量自然会减轻。   简单说,100斤花生里不仅仅是油,还有水分和固体残渣。榨油后,花生油被榨出来,剩下的花生渣变成花生麸,水分随着加工过程的加热会蒸发,散失到空气中去了,所以总重量不会和原来完全相等。   就好比你买了一块湿肉,煮熟后水分流失,称起来比买回来轻,这很正常。或者是衣服刚洗完湿乎乎的,晾干后会变轻,也是因为水分蒸发了。   大家平时都见过这些现象,却没细想过。其实加工农产品的过程处处存在“损耗”,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   其实这位大爷的心情可以理解。他辛辛苦苦攒的花生,想着换成花生油可以卖钱或自己用。结果算来算去少了9斤,自然会怀疑是不是被坑了。   在普通人看来,买东西就是按重量买的,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少了?而且商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本来就有矛盾,一点不对劲就容易产生猜疑。再加上很多人对农产品加工不了解,不知道正常的加工损耗,误以为自己被欺骗。   而且,现代社会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多,消费者担心被坑没错,但像这样完全基于无知而产生的怀疑就有点过了。   网上不少网友调侃这位大爷“没当过农民”,连花生榨油的基本常识都不懂。也有理性的声音指出,大爷的疑虑反映出消费者对加工环节常识的缺乏。   农业专家和相关从业人员解释,花生中的油脂含量有限,水分和其他成分的蒸发导致最终重量减少。特别是榨油过程中的加热和压榨,水分挥发比较明显,9斤的损耗其实算正常范围。   还有网友提出技术改良建议,比如在炒花生时封闭锅体,装设冷凝装置回收水蒸气,尽可能减少水分流失,把回收的水分计算在内,给客户一个透明公正的结果。   这次事件对商家和消费者都给出了提醒。商家做生意,除了保证产品质量,也要注重沟通和科普,让消费者了解加工过程中的正常损耗,增强信任感。   消费者遇到类似问题时,也要保持理性。别一味怀疑商家,先了解基本知识,多问多学,避免无谓争执。现在网络发达,查资料特别方便,有问题先查清楚再维权。   这位大爷带100斤花生去榨油,9斤“失踪”的疑虑看似合理,但其实是对加工常识的不了解造成的误会。花生中的水分蒸发,油脂含量有限,榨油过程中必然会有重量损失。   拆机器也没找到“少的花生”,证明店家并无欺诈。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应多沟通,多理解。生活中遇到类似“重量少了”的情况,先想想有没有水分流失或加工损耗,而不是一味怀疑。   未来,希望大家多学点生活常识,理性维权,不信谣不传谣。这样,才能避免无谓争吵,让生活更和谐,商家生意更顺畅。 信源:卖油郎抖音账号2025年5月22日

0 阅读:2318

评论列表

过眼云烟

过眼云烟

5
2025-05-26 23:00

小编,你滚吧

angel8775

angel8775

1
2025-05-26 05:54

我呢嘛,大爷生意谁敢做阿!100斤榨油0损耗?厉害阿

饭饭 回复 05-26 15:47
水分蒸发了

猜你喜欢

龙哥看法

龙哥看法

你喜欢的,才是我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