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股民必看!A股银行股抱团潮:两大矛盾逻辑下,谁才是真正的投资机遇?
今年以来,A股银行股的走势堪称跌宕起伏、令人咋舌。在宏观经济承压的大背景下,贷款需求持续低迷,市场利率不断走低,银行的盈利空间受到明显挤压,按照常理,其估值应当大幅下挫。然而,银行股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多年来保持着13%以上的稳定净资产收益率(ROE),股价却长期处于破净状态,股价与净资产相比,仿佛是打了“骨折”,而且其分红率更是远超普通理财产品,如此背离的表现,着实令人费解!
一、矛盾背后的深层逻辑
(一)政策“护航者”角色
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银行成为了至关重要的“政策工具人”。当市场出现贷款投放不畅的情况,国家队迅速出手,通过降准降息等一系列政策手段,直接为银行注入资金“活水”,并对潜在坏账进行兜底保障,全力稳住金融市场的基本盘,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二)资金的“避风港”属性
当前,存款利率已跌破2%,在这样的低利率环境下,银行股的优势愈发凸显。其5%-7%的高分红率,对于追求稳健收益的险资、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而言,无疑极具吸引力,各路资金纷纷涌入,形成了抱团取暖的态势 。
二、两大上涨逻辑为何并行不悖?
(一)逻辑一:政策托底支撑
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银行的稳定至关重要。越是在经济承压的艰难时刻,政策层面就越会对银行加大扶持力度。一旦银行股股价大幅下跌,必然会引发各方关注,抄底资金也会随之入场,为股价提供有力支撑。
(二)逻辑二:资产配置优选
在低利率时代,市场上优质的投资标的稀缺。银行股破净状态下的高分红,就像一颗“王炸”,成为了资金眼中的香饽饽。对于寻求资产保值增值的投资者来说,具有极大的配置价值。
三、不容忽视的关键信号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银行ETF已连续3个月实现净流入超千亿元,国家队也在持续加仓,展现出对银行股的坚定信心。目前,国有大行股息率普遍在6%以上,市净率(PB)却仅为0.6倍,从估值角度来看,未来存在着巨大的修复空间。
如今的银行股,宛如一个“矛盾共生体”,在看似对立的逻辑中走出独特行情。而资金抱团的趋势一旦形成,便具备强大的惯性。对于投资者而言,银行股凭借低估值、高股息以及政策护盘三大核心优势,蕴藏着中期投资机会。但务必谨记,切莫等到其市净率回升至1倍时再追高入场。回顾A股历史,历来的抱团行情往往能持续2 - 3年,由此来看,这一波银行股行情或许仍在途中,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各位投资者,你们又如何看待银行股的未来走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