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黑龙江阿城的一名老农在一座城墙下,挖到了一个铜做的龙形摆件。老农觉得

粉樱萌娃 2025-05-25 11:12:10

1965年,黑龙江阿城的一名老农在一座城墙下,挖到了一个铜做的龙形摆件。老农觉得样子别致,便带回了家。没成想,这个摆件儿差点把他吓掉了魂儿。 那天老裴头扛着铁锹去城墙根底下挖砖头,琢磨着给自家猪圈搭个结实点的围墙。 太阳还没爬上半山腰,他就瞅见土里露出个黄澄澄的物件,拿铁锹扒拉两下才发现是条盘着身子的铜龙。 龙也就两个巴掌高,蹲坐的姿势倒像是看门狗,龙嘴半张着露出尖牙,尾巴卷成个旋儿贴着后背。 他头用袖子擦掉铜锈,发现龙身上雕着云彩纹路,四个爪子底下还带着铁锈疙瘩,估摸着早先是钉在啥大物件上的。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将此物在家摆了半个月,怪事竟来了。 那天后半夜刮大风,他被阵"呜呜"声惊醒,活像谁家孩子躲在窗根底下哭,用手电筒里外照了三遍,除了被风吹得直晃的苞米杆子,啥活物也没找见。 第二天中午,他蹲在炕头抽烟袋锅子,眼瞅着铜龙嘴巴里突然"嗡"地窜出声响,吓得他差点摔了烟杆子。 自打这天起,铜龙就跟通了灵似的,但凡刮风下雨准要闹出动静,最玄乎的是大晴天里也会冷不丁嚎两嗓子。 村里老辈人说得邪乎,说这是真龙天子留下的物件,寻常百姓镇不住。 他壮着胆子把铜龙送给堂哥,没成想不出半个月堂哥就白着脸给送回来了,说这物件夜里嚎起来比老猫叫春还瘆人。 两兄弟一合计,干脆套上驴车直奔县里的文管所,接待他们的专家捧着铜龙翻来覆去瞧了半天,突然拍着大腿说这可是金朝皇帝马车上的宝贝。 要说这铜龙的来历,得翻回八百多年前,那时候黑龙江地界是金朝的老窝,女真人骑着马背着弓,把国都定在阿城这块地界叫上京会宁府。 金世宗完颜雍当皇帝那会儿专门下过诏书,规定皇帝坐的马车扶手横木上要镶坐龙,车顶还要装银莲花托着的坐龙。 专家拿放大镜仔细看过,铜龙背上藏着条头发丝细的缝,风从龙嘴灌进去顺着缝往外窜,这才发出怪声。 这种手艺叫"响铜铸造",是金朝工匠的独门绝活,明明照着龙的模样打物件,偏要把姿势做得跟看家狗似的蹲着。 考古队的老师傅说,女真祖祖辈辈靠打猎过活,狗既是帮手又是伙伴,他们觉着蹲坐的姿势最稳当最威风,这才把龙也造成这个样。 而铜龙头顶的鬃毛像马鬃似的飘着,女真人天天骑马打仗,这是盼着龙马精神,龙鼻子塑成人鼻子的形状,鼻孔朝天透着股霸气,暗合"真龙天子"的说法。 最绝的是龙眼睛,不像寻常龙瞪得滚圆,反倒学着凤凰眯成条缝,既显着仁慈又不失威严,这些门道凑到一块儿,愣是把中原的龙文化揉进了游牧民族的脾性。 要说这铜坐龙也真争气,2013年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上京会宁府遗址赫然在列。 这物件在玻璃柜里蹲了半个多世纪,身上的谜团倒是越琢磨越有味,女真人当年照着狗的样子造龙,到底是图个亲切还是另有深意?龙嘴里的铜珠子到底是被哪个朝代的熊孩子抠走的?为啥清朝皇宫屋檐上的蹲兽跟这铜龙像亲戚? 这些问号就像龙身上的云纹,绕着圈儿连成了八百年的故事,倒是老辈人说得实在:不管坐着飞着,能镇宅保平安的就是好龙。 信息来源:《金史·舆服志》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粉樱萌娃

粉樱萌娃

粉樱萌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