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甘肃武威,31岁男子不顾母亲和妻子的反对,卖掉家里的牲畜,凑了1万块

柳烟绕古堤 2025-05-25 07:51:36

1999年,甘肃武威,31岁男子不顾母亲和妻子的反对,卖掉家里的牲畜,凑了1万块钱,买来1匹骆驼,带着父亲,搬进腾格里沙漠复地2间地窝子,村民们笑话他傻,他却说:以后你们都得谢我!谁料,7年后,妻子哭着紧紧抱住他:我已经失去了1个儿子了,不能再失去你了! 信息来源:《中国荒漠化防治报告》、《甘肃省防沙治沙技术规范》 31岁的王银吉站在自家院子里,看着那头刚刚卖掉的老黄牛被人牵走,眼中闪过一丝坚决。 他母亲在屋里坐在炕头,脸色铁青:“你这不是胡来吗?牲畜卖了咱吃啥?你还有个娃娃呢!” 妻子红着眼,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骂:“你想种树你就去啊!你怎么不去把沙漠变成金山银山?” 可王银吉心里清楚,他不是头脑发热。他从小就在沙窝子边长大,风沙刮得庄稼年年歉收,土埋了地头,水坑干裂,眼睁睁看着人往外走,地往里退。他不想再这样了。 他咬咬牙,凑了家里所有的钱,加上卖掉的几头牲畜,一共凑了1万元,又咬咬牙,从外地买回来一匹骆驼。 他知道骆驼是走沙漠的好帮手。父亲王天昌,年近六旬,看着儿子的执拗劲,拍拍他肩膀没说什么,就跟着去了。 村民们笑话说:“老王家疯了,这沙窝子,咱祖祖辈辈都没整明白,这爷俩指望一头骆驼种出绿洲来?”有人摇头叹气:“这不是扔钱眼里了吗?等着哭吧。” 可王银吉不为所动。他和父亲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复出两间地窝子,搬进去当了“沙窝居民”。 风大时睡觉耳边全是沙子噼啪砸在塑料布上的声音,热的时候能晒得人皮肤开裂。吃的是压得结实的干馍,喝的是从村子里挑来的水,一桶水要省着喝三天。 他用手一锹一锹挖坑,种上梭梭、花棒、沙柳。一棵棵埋进去,再用破旧塑料瓶做小水管,每棵树一滴一滴供水。 白天种树,晚上他躺在地窝子里,点着昏黄的煤油灯,看树苗成活率的记录本。 父亲老王天昌也不含糊,老两口你一锄我一桶水,几年时间,绿了十几亩地。只是这绿,在广袤腾格里里,连个针尖大都算不上。 2005年时,小儿子总说腿疼。一开始谁也没太放在心上,都以为是孩子顽皮跑多了扭了筋骨。可疼得越来越频繁,孩子夜里哭着闹,王银吉才意识到不对。 等赶紧把孩子送到武威医院检查,医生一句话把他打进冰窟:“脑瘤,晚期。” 那一瞬,王银吉站在医院长廊,手指死死攥着孩子的病历,父亲坐在椅子上默默垂泪,妻子在病房里一声声唤着孩子的名字。 王银吉第一次在外人面前低头嚎啕。他恨自己,种了那么多年树,树活了,可娃没了命。 他带着孩子四处求医,西安、兰州、北京,哪里有办法就往哪儿跑。卖掉骆驼,借遍亲戚,连地窝子里能动的铁皮都拿去换了钱。可最终,医生还是摇头:“已经转移了,最多半年。” 那年冬天,孩子走了。天冷得像冰刀子扎心一样,王银吉抱着儿子的照片,在地窝子门口站了一夜,嘴唇冻得发紫都没出声。 他开始怀疑:种树真的值得吗?如果不种树,也许他早就带儿子去看病了?是不是他太偏执,害了家人? 父亲王天昌轻轻拍拍他肩膀,说:“娃走了,但你干的事不能停。活着的,都要向前看。” 他咬咬牙,擦干泪,第二年又种下更多的树。生活清贫到极点,但他把所有的力气都发泄在树坑上。他用铁锨对准沙地狠狠一下一下砸下去,沙子再硬,也能被他砸成坑。 到2012年,已有几百亩沙地披上绿色。电视台来采访,村里人也不再笑话,有人说:“这老王家,不傻,是远见。” 可那年冬天,他又倒下了。一次巡林回来,他忽然昏倒在地。送到医院,得了重病。消息一出来,妻子瘫在地上,哭着喊:“我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不能再失去你了!” 那一夜,王银吉没有说话,妻子一遍遍紧紧抱着他,像是再也不愿放开。他轻轻回抱,低声说:“我不能走,我还欠沙漠一句承诺。” 住院治疗期间,他还托朋友替他浇树、巡林。他说:“我种下的树,还没长成林呢。” 如今二十余年过去,腾格里沙漠边缘已长出大片防风林,数十万棵树扎根沙地。村民们感慨:“王银吉真的做到了,他治住了沙!” 有人问他后悔吗?

0 阅读:503

评论列表

lsq

lsq

3
2025-05-25 08:26

若是事实,是治沙英雄,值得大家学习,当地应当以奖代补这样的父子。

猜你喜欢

柳烟绕古堤

柳烟绕古堤

若果你也偏爱于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