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晋朝灭亡之后,篡位登基的刘裕,他下令命人按照司马氏皇族族谱,整整杀了三年,哪成

肖龙奇闻 2025-05-24 20:03:13

自晋朝灭亡之后,篡位登基的刘裕,他下令命人按照司马氏皇族族谱,整整杀了三年,哪成想,司马家族如此遭遇,却依旧有人还觉得不解恨!   晋恭帝司马德文的衣襟沾着晨露,他盯着眼前寒光凛凛的环首刀突然笑出声:"当年我祖爷爷司马懿算计曹家,今日倒叫卖草鞋的算计了!"

话音未落,刀锋已掠过脖颈,惊飞竹林里成片的乌鸦。

这场面要是被七十年前高平陵的司马懿看见,估计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他带着三千死士夺曹魏江山的戏码,此刻正在司马子孙身上完美复刻,只不过刽子手换成了北府军,导演变成了赌徒出身的皇帝刘裕。

要说刘裕和司马家的孽缘,得从建康城赌坊说起。公元383年某个闷热午后,二十岁的刘寄奴(刘裕小名)蹲在赌桌底下捡铜钱,耳朵里灌满"买定离手"的吆喝。

他刚把祖传草鞋铺输个精光,却不知此刻骰子撞击木碗的声响,正暗合着洛阳城里司马皇族的丧钟。

当年司马懿熬死曹家三代人搞政变时,肯定没料到自家血脉会栽在赌棍手里——历史这盘棋,落子时总以为是妙手,收官时才发现是死局。

北府军的马队冲进琅琊王府时,管家正指挥仆人打包金银细软。领头的校尉咧嘴一笑:"司马家的公子们别忙活了,改姓司的、改姓马的、连夜渡海投倭国的,这月咱都逮了七波。"

说着抖开三尺长的族谱,朱砂勾画的名字密密麻麻,活像沾了血的蜘蛛网。

这场景要让首创九品中正制的陈群看见,估计要气活过来——当年他设计的这套人才选拔制度,本是为士族量身定制的铁饭碗,如今却成了司马皇族的催命符。

长江码头的茶摊上,老船工啐了口唾沫:"要我说刘皇帝干得漂亮!永嘉之乱那会儿,司马家的王爷抢玉玺比救百姓积极,逃到江南又搞什么曲水流觞。

去年俺们村分到王谢家的水田,稻子能收三季!"这话不假,刘裕推行的"土断政策"把门阀隐匿的流民编入户籍,光会稽郡就清查出五万黑户,难怪寒门子弟都管他叫"庶民救星"。  

洛阳古城的说书人最爱讲这段:当年司马懿装病骗曹爽,在洛水边发誓绝不动武,转头就灭人三族。

这出戏传到刘裕耳朵里,他摸着脸上北伐时留的刀疤冷笑:"天道好轮回,当年洛水边的誓言,该到兑现的时候了。"

于是就有了持续三年的皇族大清洗,连襁褓里的婴儿都要掰开脚底板查验,司马家嫡系脚心有祖传的朱砂痣,这秘密还是投诚的司马家老仆供出来的。  

流亡到北魏的司马楚之最憋屈,他带着残部在黄河南岸打游击,本想学祖上司马懿熬死对手,结果拓跋焘的骑兵根本不讲武德。

某日收到建康来的密信,展开竟是半截族谱,空白处歪歪扭扭写着:"寄奴问温县司马安好?"气得他当场撕了信,却不知这出千里追杀大戏,早被史官裴松之写进《三国志注》:"司马代曹时有多得意,今便有多凄惶。"这话后来成了南朝茶馆里的经典段子。  

要说最绝的还是倭国那支司马后裔,他们乘船东渡时,把《孙子兵法》藏在鱼腹里,族长连夜翻《说文解字》改姓高桥。

如今奈良的春日大社还供着半块晋朝玉圭,据说是司马家小公主的嫁妆。这事传到刘裕耳朵里,他正批阅北方战报,朱笔顿了顿:"罢了,且容这些丧家犬给朕守海疆。"

转头却给水师增拨三十艘楼船——有些事,还是防着点好。  

建康皇宫的烛火彻夜未熄,刘裕盯着火盆里渐成灰烬的族谱,突然想起四十年前那个赌输的午后。要是当时被债主打死,就不用背这"屠龙天子"的骂名了。

可转念想到北府老兵说的黄河边司马皇陵——那些被流民砸碎的陶俑,长满荒草的坟堆,又觉得痛快。他蘸着朱砂在最后一卷竹简上勾画,笔锋力透简背:"后世敢学司马懿者,照此族灭!"     醒木"啪"地砸在桌面,说书人捋着山羊胡:"列位看官,这就叫开局下得妙,中盘走得臭,收官死得惨!"茶客们哄笑着扔铜钱,没人注意角落里戴斗笠的老者,他袖口露出的半截族谱上,"河内司马"四个褪色小字,在春光里泛着血色。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肖龙奇闻

肖龙奇闻

人世风波不断,体味片刻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