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贵阳召开运动会,国民党上将杨森看一个女学生对着他笑,问:“你父亲是谁。”女学生说杨森就是他父亲,台上台下笑声一片,杨森尴尬不已。 敬请有缘人留个“关注”,可以发表一下您的精彩见解~ 1926年9月的万县码头,硝烟裹挟着长江的潮气扑在杨森脸上,英国军舰"柯克捷夫"号的炮口还冒着青烟,这个靠武术世家底子闯荡军界的四川汉子,攥着望远镜的手背暴起青筋。 当达尔礼舰长的尸体被拖上甲板时,活像二十年前,在四川陆军速成学堂跑百米冲刺的自己——那会儿满脑子都是"武状元父亲"的期许,哪会料到有朝一日能跟洋人真刀真枪干一场。 "九五惨案"的庆功宴上,杨森的酒杯撞得震天响,可这声响终究盖不过1946年贵阳运动场的哄笑。 六广门体育场的看台上,他盯着那个穿蓝布衫的女学生,后颈汗毛倒竖。 副官来回禀报时,他正摩挲着省主席委任状上的金箔,那上面"蒋中正赠"三个字突然变得扎眼,杨主席真是贵人多忘事。 财政厅长的揶揄混在窃笑里,像根刺扎进杨森的自尊,类似的声音真不少,1928年败走渠县那夜,刘湘的炮火映红半边天,妻妾们抱着细软争先恐后挤上逃命船。 那时的他尚能记住每个枕边人的名字,可如今坐拥十二房姨太,连亲生女儿都成了陌生人。 体育场事件后不久,重庆医官郑某的侄女郑文如便进了杨公馆,这个17岁姑娘的陪嫁妆奁里,藏着叔父"飞黄腾达"的美梦。 杨森摸着她纤细的腕子,恍惚看见二十年前三女儿出嫁时的红盖头——老蒋亲自保媒,竺培丰那小子骑着高头大马来迎亲,倒像是昨天的事。 可郑文如的肺病来得猝不及防,当她咳出的血染红绣花枕巾时,杨森正盯着镜中白发发怔,80岁生日宴上,张群那句"再娶个年轻的"本是玩笑。 他却当真纳了十六岁的张灵凤,新姨太的肚子隆起时,台湾省的椰影已在总统府廊下摇曳,而重庆公馆里,被遗弃的郑文如正就着咸菜喝稀饭。 杨森的"家庭军事化"条例在公馆墙上泛着黄,大太太管总务的算盘声,三太太教子女的戒尺声,混着姨太太们绣花的顶针响,倒像出荒腔走板的戏。 最可悲是七姨太曾桂枝,这原是杨森在淞沪战场上捡的孤女,养到十八岁收房,却因私会旧情人被一枪打死在苏州河畔。 1949年冬,杨森把二十军军权交给儿子杨汉烈时,朝天门码头的雾浓得化不开,1937年淞沪会战,他自己带着川军儿郎冲进庙行镇,子弹打光了就跟鬼子拼刺刀。 那时满耳朵都是"川军不死"的呐喊,哪像后来在重庆公馆,听到的尽是姨太太们争宠的尖叫,逃往台湾的轮船鸣笛时,杨森攥着蒋介石手书的"忠党爱国"卷轴。 台北阳明山的别墅里,他依然坚持晨起练刀,可劈开的只有椰风蕉雨,当张灵凤抱着新生儿来请安,他忽然想起贵阳运动场那个蓝布衫姑娘——如果当时能叫出女儿名字,历史会不会改写? 1977年杨森咽气那天,台北的雨下得跟万县炮战那天一样急,灵堂里十二盏白烛摇曳,照着黑框遗照里九十三岁的老人。 不知他是否听见重庆杨公馆的回声:郑文如临终前把婚书撕得粉碎,张灵凤带着女儿改嫁,而那个运动会上的蓝衣姑娘,始终没等到父亲的一声应答。 这个从武状元之子到军阀,从抗日英雄到荒唐父亲的复杂灵魂,最终化作史书上轻飘飘的"十二金钗"戏说。 可当人们踏过万县杨森公馆的青石阶,抚摸六广门体育场的斑驳看台,总会想起那个在权力漩涡里挣扎的灵魂——他既是挥刀向英舰的硬汉,也是认不出骨肉的可怜父亲。 主要信源:(2018-10-27抗日战争纪念网——杨森公馆)
1941年,一个日军少将带了4个随从外出游玩,谁知却被新四军发现行踪,新四军旅长
【3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