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为什么这么嚣张?因为这群人打心眼里觉得,自己是最高贵的种族,至于印度人中国

依然聊国际 2025-05-23 16:46:30

以色列为什么这么嚣张?因为这群人打心眼里觉得,自己是最高贵的种族,至于印度人中国人,都不应该活着。

毕竟,犹太复国主义自19世纪末兴起时便带有强烈的排他性。

1897年《巴塞尔纲领》明确将巴勒斯坦定义为“犹太人的民族家园”,而当地原住民阿拉伯人则被视为需要“被同化或清除”的对象。

这种思维在以色列建国后演变为具体政策:1950年《回归法》赋予全球犹太人移民特权,却通过《缺席者财产法》剥夺巴勒斯坦人的土地权,将其定义为“非法占领者”。

2018年《犹太民族国家法》更以宪法形式确立“犹太人独享自决权”,阿拉伯语被降格为“特殊地位语言”,从根本上否定非犹太群体的平等地位。

这种法律层面的歧视,本质上是将犹太民族置于“优等民族”的位置,其他民族则被视为需要被管控的“他者”。

在社会层面,以色列对少数族裔的歧视时有发生。2022年10月,一名印度裔犹太移民青年在以色列北部被数十人围殴致死,施暴者边攻击边高喊“China”,反映出部分以色列人对亚裔面孔的种族偏见。

更早的2003年,中国劳工被强制签订“禁止与当地女性接触”的合同,以色列警方竟称此类条款“不违反法律”。

这种歧视不仅针对外来劳工,连印度裔犹太移民也难以幸免——他们因外貌特征被误认为“低等种族”,在教育、就业等领域遭受隐性排斥。

更值得警惕的是,以色列政府通过《国籍法》修正案限制非犹太人入籍,将公民身份与犹太血统绑定,进一步强化了“纯种犹太人优越”的社会认知。

军事行动中的极端行为,更是这种种族优越论的直接体现。2025年3月,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报告认定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构成“种族灭绝”,其系统性破坏生殖健康设施、阻止人道主义援助的行为,被指控为“蓄意削弱巴勒斯坦人口再生产能力”。

而在2023年10月的冲突中,以色列军队袭击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营地,造成印度尼西亚籍维和人员受伤,事后却以“误炸”为由拒绝承担责任。这种对国际法的蔑视,本质上是认为犹太民族的安全高于其他民族的生命权,甚至高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准则。

美国的无条件支持,则为这种嚣张气焰提供了现实支撑。自1948年以来,美国累计向以色列提供超过1500亿美元军事援助,并在联合国为其行使83次否决权,使其得以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长期规避国际制裁。

这种庇护让以色列形成“恃强凌弱”的思维定式:2025年5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回应英法加联合谴责时宣称,“以色列的安全利益高于一切”,并威胁对批评国家采取报复措施。

在这种背景下,以色列甚至将袭击国际组织、屠杀平民等行为视为“维护种族纯洁性”的必要手段,全然不顾国际社会的谴责。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种族优越论并非铁板一块。以色列国内也有清醒声音:反对派领导人亚伊尔・戈兰曾痛斥政府“以杀害儿童为乐”,批评其政策正在将以色列推向“道德深渊”。

但在犹太复国主义主流叙事下,这些声音往往被边缘化。更讽刺的是,以色列对“优等种族”的追求,反而加剧了自身的安全困境——持续的冲突导致其被中东国家孤立,2025年也门胡塞武装发射的导弹迫使数百万以色列人躲进防空洞,暴露了其“不可战胜”神话的脆弱性。

从本质上讲,以色列的“嚣张”是殖民主义思维在现代国际秩序中的畸形延续。其通过法律、军事、文化手段构建的种族等级体系,不仅给巴勒斯坦等民族带来深重灾难,也将自身推向道德和战略的双重孤立。

当一个国家将民族优越感凌驾于基本人权之上时,其所谓的“强大”终将成为自我毁灭的导火索。

0 阅读:1
依然聊国际

依然聊国际

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