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襄阳路那栋老宅子里的墨水还没干透,蓝妮已经拎着皮箱站在梧桐树荫下了。1934

墨色绘梦师 2025-05-23 16:31:14

上海襄阳路那栋老宅子里的墨水还没干透,蓝妮已经拎着皮箱站在梧桐树荫下了。1934年的阳光穿过法租界的洋楼尖顶,照得她手上的翡翠戒指发烫。这个刚满22岁的小妇人突然笑出声,当年媒人说亲时,李家可是看中她祖上苗王血脉的"贵气",如今倒成了扫地出门的由头。 苗王后裔这顶帽子,蓝家戴了整整三代人。她祖父蓝和光当年在京城跟着康有为折腾变法,把家底都贴进去换回几箱维新派的著作;父亲蓝世勋更绝,拿着同盟会的委任状回云南搞革命,结果被军阀孙传芳的人追得满街跑。到了蓝妮这辈,所谓的名门望族就剩下澳门老宅里几件褪色的蟒袍,还有上海霞飞路上每月催租的房东。 签离婚协议那会儿,前夫李定国特意换了身英国呢子西装。这个财政部小科员总爱把"体面"挂在嘴边,却记不得蓝妮陪嫁过来的翡翠屏风早被他当了周转金。蓝妮盯着他西服领口别着的钻石领针,突然想起上个月在永安公司看见同款标价,正好够普通人家吃三年大米。 要说蓝小姐真有什么祖传宝贝,倒是那双湛蓝的眼睛骗不了人。当年在智仁勇女中读书,洋教师总以为她是白俄贵族家的千金。这种误会后来救过她命,有次跟父亲去广州,碰上两派军阀当街驳火,对方看她模样以为是洋人,赶紧让出路来。 净身出户的蓝小姐现在得靠这双蓝眼睛找饭吃了。她在静安寺路转角盘了间小门脸,挂上"蓝妮地产"的木头招牌。法租界那些葡萄牙掮客起先当笑话看,直到看见这个穿阴丹士林旗袍的小妇人,操着流利法语跟法国领事馆秘书谈笑风生。她比男人更懂怎么用蕾丝手套捏着雪茄,在沙逊大厦的转门里跟犹太富商谈地皮买卖。 当年骂她"苗族蛮女"的人不会想到,这个被赶出家门的弃妇,后来能造出复兴路上那排带玫瑰窗的西班牙式公寓。更猜不到1945年日本投降那天,接收大员们挤破头要租的"玫瑰别墅",房东正是当年被他们笑话过的蓝小姐。 但蓝妮的传奇里总掺着玻璃碴。她给每个女儿取名都带"玫瑰",却在战乱中弄丢了小女儿;她盖的房子能扛住炮弹,却挡不住新政府成立后的公私合营。最讽刺的是,当年李家死活不让她见的三个孩子,后来反倒求着要回母亲建的玫瑰别墅里办婚宴。 看着如今游客在蓝妮弄堂摆姿势拍照,总觉得历史开了个残酷的玩笑。那个年代多少名门闺秀,要么守着牌坊终老,要么在鸦片榻上耗尽青春。蓝妮偏要穿着高跟鞋往男人堆里闯,结果既没当成交际花也没做成贞洁烈女,倒成了法租界地产簿上令人牙痒的名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蓝门旧事# #历史# #历史故事#

0 阅读:29

猜你喜欢

墨色绘梦师

墨色绘梦师

墨色绘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