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浙江巡抚谭钟麟喝多了,恰逢府中丫鬟李氏在其身边照顾,看着李氏娇俏的容颜,丰满的身材,谭钟麟一阵心猿意马,随即大手一挥将李氏抱回房间宠幸一夜,事后却像没事人一样对李氏不闻不问,谁料,24年后,谭府上下再无人敢看轻李氏。 1879年的一个夏夜,杭州巡抚衙门内灯火摇曳,浙江巡抚谭钟麟醉态朦胧地踏进府门。丫鬟李氏低眉顺眼地伺候在旁,谁也没想到,这位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会突然起了兴致,将她带入房中。事后,李氏却像被遗忘的影子,依旧卑微地过着日子。 谭钟麟这人,说起来是大清朝里响当当的能吏。他1822年出生在湖南茶陵,家里世代务农兼读书,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有些底子。他从小脑子灵光,20岁就考中举人,1856年更是一举中了进士,进了翰林院,从此官运亨通。1871年,靠着左宗棠的提拔,他当上了陕西布政使,那时候他就忙着搞农业、办教育,干得挺有声色。1875年升任陕西巡抚,政绩不俗,1879年调到浙江当巡抚,管着地方上的大事小情。他在浙江修文澜阁,改税收制度,还收留了不少流民,算得上是个实干家。后来1881年升任陕甘总督,又是减税又是安民,口碑不错。1888年因为眼睛不好辞了官,回老家歇了几年,1891年又出来干活,一路做到高位,直到1905年在长沙病逝。 再说李氏,她的故事就没那么光鲜了。她出身穷苦人家,家里实在过不下去,就把她卖进了谭府当丫鬟。那时候她模样俊俏,身段也好,可在府里也就是个干粗活的命,扫地、端茶、倒水,日子过得低人一等。1879年夏天,谭钟麟喝多了,看她顺眼,就把她弄进了房。她虽说因此成了通房丫鬟,可地位一点没变,第二天还是得接着干活。府里的太太瞧不上她,下人们也欺负她,她只能咬牙忍着,挑水洗衣,日子苦得没法说。 转机来得挺突然。1880年1月,李氏生了个儿子,取名谭延闿。这孩子打小就聪明,6岁开始读书,13岁考中秀才,在当地有点名气。可这也没让李氏的日子好过多少,谭钟麟对她还是不冷不热,家里人对她也没啥好脸色。直到1904年,谭延闿24岁那年,参加了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了个会元,湖南200多年没出过这号人物,谭钟麟高兴得不得了。这下子,李氏的身份才有了变化,谭钟麟把她叫“李夫人”,地位跟正妻差不多,还派了人专门伺候她。 谭延闿这一出彩,李氏算是熬出了头。过去那些看不起她的人,管她是太太还是下人,现在都得赔着笑脸。她从一个被人踩在脚底的丫鬟,摇身一变成了府里的大人物。谭钟麟1905年去世后,谭延闿开始闯荡仕途,当过湖南都督,还办学校、搞实业,名气越来越大。他一直记得母亲受过的苦,没少为她撑腰。1916年,李氏在上海病逝,享年67岁。谭延闿听到消息,难过得不行,亲自操办后事。出殡时,家里长辈嫌她是妾,不让灵柩走正门,谭延闿气得跟他们对着干,最后硬是拼到晕过去,才争下了这口气。李氏的葬礼办得体体面面,谭延闿亲自扶着棺材,把母亲送走。 这故事听下来,真是让人感慨万千。李氏的命,苦了大半辈子,全靠儿子争气才翻了身。她从丫鬟到“李夫人”,靠的不是自己的算计,而是熬出来的运气和谭延闿的孝心。这事搁在那个年代,不算稀奇,可细想又挺揪心。一个女人,年轻时被随意摆弄,年老了才得点尊重,这到底是她的悲哀,还是那个社会的毛病?谭钟麟呢,有功有过,可对李氏的态度,实在让人瞧不上。他官做得再大,这种事也盖不住人性的自私。咱中国讲究以德服人,可那时候的规矩,对底层人尤其是女人,太不公平了。 说到谭延闿,他能有后来的成就,跟李氏的教导分不开。他小时候家里条件不算好,李氏虽没文化,但硬是咬牙供他读书,这份坚持不简单。后来他当了大官,还不忘母亲的苦,硬是把她的地位抬起来,这份孝心挺让人动容。反过来想,李氏的晚年能有这样的结局,也算是一种安慰吧。她没靠谭钟麟的良心,而是靠儿子的本事站稳了脚跟。这故事里,没啥风花雪月,全是现实的血泪和人情冷暖。 回过头看1879年那晚,谭钟麟醉后的一时兴起,改变了李氏一生的轨迹。她从被轻视到被敬重,走了24年的弯路。这事放在今天看,就是个教训——权力再大,也不能随便糟蹋人。咱们社会主义讲公平正义,像李氏这样的遭遇,不该再有。谭延闿用行动证明了孝道的力量,也让谭府上下重新认识了这个不起眼的女人。这背后,是母子俩的互相支撑,也是对旧社会不公的一种无声反抗。
1879年,浙江巡抚谭钟麟喝多了,恰逢府中丫鬟李氏在其身边照顾,看着李氏娇俏的容
非正常历史研究室
2025-05-23 14:30:39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