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应该学习我们的区划智慧!巴基斯坦8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挤着2.4亿人,却只划了5个省,这就好比把一大家子不同脾气的人塞进同一间屋子,能不吵架吗? 就说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吧,这个省面积20.6万平方公里,人口却占全国的54.8%,GDP更是贡献了全国的60%,用富得流油来形容毫不夸张,但这份财富并没有惠及全省,拉合尔、费萨拉巴德等大城市高楼林立,而偏远农村却连像样的公路都没有。 更要命的是,旁遮普省的资源几乎被中央政府虹吸,这种“抽血式”管理,让旁遮普人对中央政府怨声载道。 如果说旁遮普省是富得发愁,那俾路支省就是穷得叮当响,这个面积占巴基斯坦44%的大省,人口却不到全国的5%,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7%。 更讽刺的是,俾路支省拥有全国35%的天然气储量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却连基本的电力供应都无法保障,当地人守着金山银山,却过着乞丐般的生活。 这让俾路支人对巴基斯坦的认同感极低,分离主义运动此起彼伏,2025年5月,亡海外的俾路支分离运动领导人甚至宣称要建立“俾路支共和国”,虽然这场闹剧很快被平息,但也暴露了该省深层次的治理危机。 反观中国,960 万平方公里分成 34 个省级行政区,光自治区就有 5 个,自治州 30 个,自治县 121 个,这种精细化管理才是大国治理的智慧。 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作为中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这里不仅保留了蒙古族的文化特色,还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经济腾飞。 从1947年成立至今,内蒙古的GDP增长了数百倍,城镇化率从12%跃升至60%,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6000公里,更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的多民族家庭占比超过1/8,汉族、蒙古族、鄂温克族等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这种“和而不同”的治理模式,让民族地区既保持了文化多样性,又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有人可能会说:巴基斯坦和中国国情不同,照搬区划模式行不通,但事实证明,合理的行政区划是破解治理难题的关键。 就拿资源分配来说,中国通过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体系,将资源开发收益的一部分留在当地,既保障了国家整体利益,又让少数民族地区享受到了发展红利,而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虽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却因为缺乏有效的地方自治,资源收益被中央政府和旁遮普省“掠夺”,导致当地长期贫困落后,这种管理模式不出问题才怪。
巴基斯坦非常穷,没有钱,它购买中国武器的钱从哪里来的?说白了,巴基斯坦能搞到中国
【12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