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6年,朱买臣陷害张汤,汉武帝大怒道:“长史朱买臣陷害御史大夫张汤自尽,丞相府另两位长史与朱买臣同罪,三人斩首弃市!”几天后,朱买臣被斩首弃市,丞相庄青翟自杀。
朱买臣,是西汉吴国会稽郡吴县人,朱买臣家里很贫穷,虽然家穷,但是朱买臣非常爱好读书,到了四十岁仍然是个落魄儒生,他常常靠砍柴卖掉以后换回粮食维持生计。
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六位诸侯王,以诛杀晁错为由起兵谋反,因此朱买臣为了躲战乱,带着妻子崔氏逃到会稽郡富春县,躲在大山里,搭了一间茅屋,然后夫妻俩同到山上砍柴,再挑到山下卖。
但是朱买臣有个坏习惯,他总是在挑柴途中背诵诗文,有人在背后笑他是个书痴并将其传来传去,妻子崔氏就劝他挑柴时不要嘴里念个不停,可是朱买臣不听劝告,反而越念越响。
久而久之,崔氏感到羞愧,便要与朱买臣离婚,朱买臣笑着说:“你跟我吃苦已二十多年了,我五十岁就要大富大贵,现在我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再等几年,等我富贵了会好好报答你的。”
崔氏听了,忿恨难平地挖苦说:“像你这样的人,最后只能饿死在溪谷山涧中,又怎么能够富贵呢?”朱买臣为此再三劝说,崔氏就大哭大闹,朱买臣只好写下休书,崔氏拿着休书离家而去。
之后,崔氏就找到了新丈夫,朱买臣依然砍柴为生,有次朱买臣上山砍柴又冷又饿躲在坟墓旁边,恰好遇上崔氏和丈夫上坟,就给了他吃的。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继位,几年后朱买臣经朋友推荐,在会稽郡当了一名差役,到了年尾,朱买臣跟着会稽郡上计吏去长安,朱买臣负责押送辎重。一来到长安,朱买臣便上书要见汉武帝,但很久没有回音,干粮吃完了,随行的士卒就轮流给他吃的。
一天,朱买臣在长安遇到同乡严助,当时严助官拜中大夫,深受汉武帝赏识,于是严助向汉武帝推荐了朱买臣。汉武帝召见朱买臣,朱买臣就说起了《春秋》,讲解《楚辞》,汉武帝很高兴,封他为中大夫,与严助一同成了汉武帝的近臣。
公元前135年,闽越王出兵攻打南越国,因此南越王向汉朝求救,汉武帝召集文武大臣献计讨伐,采纳了朱买臣的作战计划,并封他为会稽太守,对朱买臣说:“荣华富贵以后不返回故乡,就好比穿着锦绣衣服在夜间行走一样,你打算怎么办呀?”
结果,朱买臣到任会稽太守之后,前妻崔氏就离开了现任丈夫,蓬头垢面跑到朱买臣面前,哀求他允许自己回朱家。然而朱买臣端来一盆清水泼在地上说:“你若能将泼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我就让你回来。”崔氏觉得羞愧难当,遂自尽而死。
公元前122年,淮南王刘安谋反被杀,严助因而被牵连,但是汉武帝认为他的罪不重,就不打算杀了严助,可廷尉张汤说:“严助是陛下的近臣,却私自交结诸侯,这样的不诛杀,以后就没法管了。”汉武帝便下令将严助斩首,张汤升为御史大夫。
严助被杀,朱买臣因此怨恨张汤,过了几年,朱买臣位列九卿。但是没过几年,朱买臣又因犯法被免官,贬为庄青翟的丞相府长史。
有一次,朱买臣去求见张汤,张汤不屑地坐在床上,连他的府丞和掾史对朱买臣也没有礼貌。不但对朱买臣,张汤代行丞相事务时,对丞相府另两位长史王朝和边通,也常常故意凌辱他们。因此,三长史对张汤心怀怨恨。
公元前116年12月,汉文帝陵的陪葬钱被盗走,张汤便与丞相庄青翟约定好,一起去向汉武帝谢罪,可到了汉武帝面前,张汤却没有请罪,反而打算上奏将盗钱一事全部推给庄青翟。
不料,有人泄漏了出去,被朱买臣所知,朱买臣找来王朝和边通,对庄青翟说:“当初张汤与丞相相约向陛下谢罪,张汤却出卖了丞相。现在又打算以宗庙之事参奏丞相,这是想取代丞相啊。”
于是,捉拿了张汤的商人朋友田信,逼他承认屯积取利,事后与张汤平分。汉武帝因此指责张汤,张汤不认罪,但张汤知自己必死无疑,就写下朱买臣、王朝和边通三位长史陷害他的遗书,随后挥剑自刎。
张汤死后,家里只剩不足五百金,他的侄子却要厚葬,张汤的母亲说:“身为天子的大臣被恶语中伤而死,何必要厚葬?”于是很简单的安葬了张汤。
结果,汉武帝看了张汤的遗书后,心里感到后悔,就下诏将朱买通、王朝和边通斩首抵罪,而庄青翟也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