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除夕夜,毛主席吃了一口葱油饼后脸色大变,立马把做饭的厨师喊了过来,厉声问道:“这饼有问题!你在这饼里放了什么!”
在新中国刚刚开始成立的时候,我们的发展并不好,从1959年开始,先是干旱又是饥荒,浑浑噩噩到了1960年,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 那时的发展不像现在,各种工业化加工的食品可以解决我们的日常需求,那时能够生产粮食的唯一途径就是种地。 老百姓种地有两个关键,一个是天时,一个是地利。 如果天公不作美,碰到连年暴雨,那庄稼被淹,收成就不好,土地公如果不开心的话,鼠疫成灾,收成也不好。 而这次的灾害是大旱,从河南、四川一直到湖北和湖南,这些地区已经整整两年都没有下过一次大雨。 很多庄稼地里没有水,地干的要命,一年到头下来一粒米都长不出来,到了夏天,路边的狗都热的吐着舌头,主人家不舍得喂水,只能看着平日里看家护院的忠仆活活渴死。 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作为国家领导人,决定以身作则,吩咐照顾他饮食的厨师程汝明不要再做一顿菜。 每次吃饭,毛泽东总是干吃馒头,实在是吃不下去,那他就配着清汤寡水的米粥喝下去,他总是说,自己能节省一点,那人民百姓就能多吃一点。 可毛泽东每天要处理这么多的工作,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百废待兴,又有很多国家对我们依旧不服气。 在这个关键时期,这么多双眼睛盯着我们,毛泽东不得不每天都鼓足了精神,处理完这件事就处理那件事。 可是毛泽东的身体也不是钢做的,营养跟不上,长期的脑力劳动又让他耗费比普通人格外多的精气神,他的身体就越来越不好了。 程汝明作为毛泽东的厨师,他是最了解毛泽东身体健康的人,他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毛泽东一定会病倒。 可是程汝明知道毛泽东的为人,毛泽东坚持的事情,不管别人怎么说都很难改变。 可是他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毛泽东病倒,那要怎么办呢? 聪明的程汝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记得家里还有一些油,这些油是猪油,本来是用来炒菜的,可自从毛泽东不让做菜之后,这壶油就再也没有用过了。 程汝明按照做饼子的做法,把这些猪油和大葱混在一起,然后裹在饼子里面,这样下来,这些饼子虽然不是肉,但是也能让人充满食欲。 可是他没想到的是,毛泽东刚刚吃了一口就知道这葱油饼不一般,他还以为程汝明拿了什么珍贵的食材,立马严厉的质问了程汝明。 可即便是程汝明解释了这个饼子的来历,毛泽东依然很生气,他认为之前留下的猪油也很珍贵,能不用就不用。 毛泽东教育了程汝明很久,在老百姓都吃不饱的情况下,作为领导者,他怎么可能吃这么珍贵的东西呢?
这就是我们的毛泽东,为了人民做到这种地步,真是让我们敬佩。
用户29xxx60
60年四川大旱?胡说八道!
北部湾0 回复 05-22 19:27
你才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