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比亚迪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设立欧洲总部,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及比亚迪高层共同出席仪式。总部选址布达佩斯第11区,承担销售、研发及本地化开发职能,计划创造上千岗位,并与匈牙利高校、企业联合推进智能驾驶和电气化技术研究。这是继2016年电动大巴工厂、2023年乘用车生产基地后,比亚迪深化欧洲布局的又一举措,其全球新能源销量已连续两年蝉联冠军。
我认为这也为中欧新能源合作注入新动能,并且有几点积极意义:
1.技术的协同升级:匈牙利总理强调通过引入研发创新能力推动尖端科技孵化,比亚迪将聚焦智能驾驶与电气化技术研发,与本土高校及供应链合作,加速中欧新能源技术融合。
2. 产业链深度整合:此举促进新能源产业链与供应链融合,通过本地化生产(车辆认证、设计开发)强化欧洲市场服务能力,形成"中国技术+欧洲制造"的互补模式。
3. 绿色转型示范:作为"一带一路"合作典范,比亚迪依托电动大巴、乘用车基地及总部三级布局,输出新能源汽车、储能方案等绿色技术,助力欧洲交通低碳转型。
4. 区域经济共赢:总部落地直接创造就业机会,同时依托匈牙利交通枢纽优势,辐射中东欧市场,强化中国新能源品牌在欧洲的市场渗透力与长期竞争力。
5. 国际合作深化:比亚迪以427万辆全球销量为基础,通过本土化战略(如适配欧洲需求的车型开发)构建智能绿色交通生态,成为中欧能源转型合作的关键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