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重庆的夏天闷热难熬,中统局长徐恩曾被撤职,回家摔了帽子,连茶都没喝一

每日新知探索 2025-05-21 09:52:22

1945年,重庆的夏天闷热难熬,中统局长徐恩曾被撤职,回家摔了帽子,连茶都没喝一口,他一肚子火气,心里却不是滋味。 1945年前中统局长徐恩曾刚被撤职,官邸里满地碎瓷片,勤务兵大气不敢出。 这个特务头子憋着口气,茶盏摔了三个,连最爱的龙井都没碰。 仓库里堆成山的黄豆飘着霉味,账房拿着账簿的手直打颤——三十万斤豆子眼看着要砸手里。 当年他非要娶中共叛徒费侠,陈果夫兄弟俩在办公室里急得拍桌子,老蒋当面甩过话:"你连个女人都镇不住,还管什么特务机关?" 戴笠那帮军统的人眼睛毒,早把徐家那些破事摸得门清。 丢了官帽的徐恩曾倒没闲着,他把这些年攒的棺材本全砸进黄豆生意。 那时候市面上传得邪乎,说美国人要拿黄豆炼汽油,价钱打着滚往上翻。 老徐咬着牙吃进三十万斤,连重庆周边几个县的陈年存货都扫光了。 哪料到风向转得比山城天气还快,盟军压根没缺过燃油,黄豆价跌得比嘉陵江的漩涡还急。 仓库里的豆子生了虫,霉味呛得人直咳嗽。费侠拿着鸡毛掸子扫柜台,冷不丁冒了句:"要不咱改做豆腐?"徐恩曾蹲在门槛上抽完半包老刀牌,第二天真从江北雇来三个豆腐匠。 厂子门口挂的"清白豆腐坊"招牌惹人发笑,老部下刘介鲁帮着牵线,把豆腐卖进政府机关食堂。三轮车每天往国府路跑八趟,总算是没把老本赔光。 折腾两年攒了点钱,徐恩曾眼珠子又开始滴溜转。1947年开春,他带着家当直奔上海滩。老交情吴星伯送了栋霞飞路的小洋楼,这特务头子摇身变成"徐董事长"。 中国机械农垦公司、中国打捞公司的铜牌挂得锃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空壳买卖——专吃银行贷款的利息差。 真正来钱的还是航运生意,老徐凑了四千两黄金,从英国人手里盘下艘旧货轮,改名叫"台安号"。 徐恩曾到底是老特务,把当年中统安插在海关的暗桩全发动起来。汽油、钢材这些禁运物资藏在煤堆底下,从吴淞口到宁波港跑得风生水起。 要说这老特务确实有两把刷子,有回海关突击检查,眼瞅着要露馅,他连夜把货卸在崇明岛的芦苇荡里。等稽查队扑个空,"台安号"早改道跑温州线去了。 靠着这套闪转腾挪的本事,徐家船队滚雪球似的扩到四艘船,江浙沪的码头工人都知道"徐老板手眼通天"。 1949年开春,长江北岸炮声隐约可闻。徐恩曾把最后两船桐油运到基隆港,转头就把剩下的船卖了。 金子兑成美钞缝在费侠的貂皮大衣里,两口子跟着撤退的军舰去了台湾。临走前他把霞飞路的洋房钥匙扔给账房,撂下句话:"房子送你了,能守住算你本事。" 在台湾的头几年,老徐还试着搞进出口贸易。后来发现岛上巴掌大的地方,连正经生意都难做,干脆收了手。 阳明山脚下的别墅养着三条狼狗,后院种的全是大陆带过来的花种。有记者来采访当年中统秘闻,他端着茶壶直摆手:"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提它做甚?" 这老头活到1985年,走的时候挺安详。葬礼上来的人不少,有当年的部下,也有生意场的老相识。 墓碑上就刻了七个字:徐恩曾夫妇之墓。费侠后来跟人念叨:"老头子临走前还惦记着重庆的豆腐坊,说那会做的嫩豆腐能照见人影儿。" 要说徐恩曾这辈子,起起落落全在个"变"字。抓共产党的时候心狠手辣,做生意时八面玲珑,见势不妙溜得比谁都快。 从权倾朝野的特务头子,到街头卖豆腐的小老板,再成航运大亨,最后归隐山林。这手见风使舵的本事,够写半部民国江湖史了。 【官方信息来源】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党中统局组织沿革》 台湾"国史馆"《徐恩曾个人档案》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近代上海航运史料汇编》 重庆档案馆《陪都时期经济贸易档案辑录》 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中统与军统斗争研究》

0 阅读:0
每日新知探索

每日新知探索

每日新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