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本海军军火仓库主任冈田少将决定将10万支步枪

阳光少年万德努 2025-05-20 20:49:37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本海军军火仓库主任冈田少将决定将10万支步枪,百万发子弹交给我党地下工作者华克之,然而在此之前,必须要满足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结束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对中国来说,这不仅是胜利的时刻,也是内战阴云笼罩的起点。上海,作为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既是各方势力的角逐场,也是物资流通的枢纽。日本投降后,大量军火物资留在上海,其中就包括日本海军军火仓库里的10万支步枪和百万发子弹。这些武器对即将爆发的国共内战意义重大,谁能拿到手,谁就多了一分胜算。 冈田少将,日本海军军火仓库的负责人,投降后面临一个棘手的抉择。这些军火不能随便处理,随意丢弃可能落入黑帮或散兵游勇手中,交给国民政府又可能助长其腐败政权的力量。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把这批军火交给中共地下工作者华克之,但前提是得满足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国民党派人接收、冈村宁次(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的直接手令,或者上海傀儡政权头目陈公博或周佛海确认身份。这三个条件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每个都充满难度。 华克之是谁?他不是什么大人物,但却是中共在上海地下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没有显赫的头衔,却凭着机智和胆识,在敌占区里游刃有余。得知冈田少将的决定后,华克之立刻意识到这批军火的重要性。10万支步枪和百万发子弹,足够装备一支军队,对解放战争来说是雪中送炭。他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拿到这批物资,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 但这三个条件不好搞定。国民党接收?那等于白送给对手,华克之根本不会考虑。冈村宁次的手令?冈村远在南京,投降后自身难保,手令更是遥不可及。至于陈公博和周佛海,这两个汪伪政权的高官,一个忙着自保,一个早已失势,哪有心思管军火的事?华克之明白,光靠自己单打独斗不行,得找帮手。 华克之找到了一位关键人物——郑德升。郑德升是上海滩有名的商人,口才一流,人脉广到吓人。他对国民党早就不满,觉得这帮人贪得无厌,早就没了民心。反过来,他对共产党的纪律和目标有些好感,私下里没少帮忙。这次,华克之跟他一拍即合,决定联手搞定这批军火。 郑德升出马,果然不一样。他直接找到冈田少将,提出一个听起来冠冕堂皇的理由:接收军火是为了保护上海的日本侨民。冈田少将听了这话,觉得有点道理,毕竟投降后日本侨民在华安全是个大问题,他也不想背上“弃民”的骂名。但仓库的规矩很死板,军火只能交给国民政府,除非满足那三个条件之一。郑德升一看硬来不行,就换了个思路,试着从侧面突破。 华克之这边也没闲着,他尝试联系周佛海。周佛海是汪伪政权的大佬,手上多少有点资源。华克之想,如果能说服他点头,哪怕是走个形式,也能满足条件。可惜,周佛海那时候已经自身难保。日本投降后,汪伪政权彻底垮台,他被国民党盯上,随时可能被抓,根本顾不上帮谁弄军火。华克之吃了闭门羹,只能另想办法。 就在这时候,冈田少将给了个意外的转机。他私下透露,自己手里还有个秘密炸药仓库,跟那10万支步枪无关,是他个人掌控的物资。冈田愿意把这批炸药交给郑德升,算是投降后给自己留条后路,也可能是对国民政府的不满。华克之和郑德升一听,立马抓住机会。 1945年8月下旬的一个深夜,郑德升带着几个信得过的手下,在夜色掩护下把炸药运了出来。这批炸药数量不算多,但威力惊人,后来被送到解放军手中,成为战争中的重要助力。至于那10万支步枪和百万发子弹,最终还是没拿到。国民党后来派人接收,冈田少将碍于压力,只能按规矩办事。但这批炸药的转移,已经让华克之和郑德升的努力有了回报。

0 阅读:113

猜你喜欢

阳光少年万德努

阳光少年万德努

阳光少年万德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