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2年,石敬瑭去世。在丧礼上,刚登基的石重贵直勾勾地盯着婶婶冯氏。晚上,石重贵

混沌于浮云 2025-05-20 20:24:37

942年,石敬瑭去世。在丧礼上,刚登基的石重贵直勾勾地盯着婶婶冯氏。晚上,石重贵闯入冯氏房中,喘着粗气说道:“我的婶婶,侄儿来问安了。” 石重贵,后晋第二代皇帝,生于公元914年,是石敬瑭的侄子。石敬瑭在位时,他因作战勇猛、军事才能出众而崭露头角,曾担任河东留守,平定叛乱,战功显赫。然而,石敬瑭去世前并未指定他为继承人,而是希望幼子石重睿继位,由宰相冯道辅佐。可石敬瑭一死,朝中局势混乱,石重贵在冯道等人的支持下夺得皇位。这时的他,军事经验丰富,却在政治上显得短视而冲动。 冯氏,出身魏州副留守冯濛之家,是石敬瑭弟弟石重胤的妻子。石重胤死后,冯氏守寡,与石重贵因亲戚关系常有接触。两人年龄相近,彼此间早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不过,这种感情在当时的社会伦理下是绝对禁忌,辈分、家法、礼教都像一道道墙,把他们的心思死死压住。 942年,石敬瑭去世,丧礼刚结束,石重贵登基。他上位后的第一件大事,不是处理国事,而是直奔冯氏而去。那晚,他闯入冯氏的房间,彻底打破了礼法的界限。冯氏虽是寡居之人,但作为婶婶,她本该拒绝,可她没有,两人从此开始了不被世人接受的关系。石重贵对冯氏痴迷得不得了,很快封她为皇后,还把她哥哥冯玉提拔为中书舍人。冯玉没什么本事,全靠妹妹飞黄腾达,朝野上下对此议论纷纷。 石重贵对冯氏的宠爱,让他越来越沉迷私情,把国家大事抛在脑后。边关的军报堆了一桌子,他看都不看一眼;大臣劝他节制,他充耳不闻。当时的后晋,本就靠石敬瑭对辽国的妥协才勉强立国,根基不稳。石重贵却不甘心当辽国的傀儡,决定硬起来。他派景延广修边城、屯兵马,想摆出强硬态度。可他没掂量清楚自己的斤两,这么一折腾,彻底惹毛了辽国。 辽国皇帝耶律德光听说后晋变脸,气得拍桌子,立马点兵南下。943年,辽军大举进攻,后晋军队虽有些底子,但石重贵用人不当,景延广、杜威这些将领各有各的小算盘,打仗时一盘散沙。结果,后晋军队连连失利,边境防线跟纸糊的一样,很快就崩了。946年,辽军杀进开封,石重贵束手就擒,后晋彻底玩完。从石敬瑭建国到灭亡,不过十几年,石重贵这几年的瞎折腾,直接把国家送上了绝路。 被俘后,石重贵被辽国封了个“负义侯”的讽刺称号,跟冯氏和李太后一起被流放到黄龙府。路上,日子苦得没法说,李太后天天骂他,说他被冯氏兄妹迷了心窍,把江山糟蹋了。石重贵心里悔得要命,可后悔有个屁用。到了黄龙府,他受尽折磨,冯氏也跟着遭罪,有人说她想找毒药跟石重贵一起死,但没成功。964年,石重贵病死在那片荒凉之地,50岁。冯氏后来咋样,史书没写,估计也是孤零零地熬到死。 回过头看,石重贵这人,真不值得啥同情。他有胆子打仗,也有机会当皇帝,可就因为管不住自己的感情,把一切都毁了。他跟冯氏的事,不是啥浪漫故事,而是自私和冲动的产物。冯氏也不是啥无辜的人,她明知这关系不对,却没推开石重贵,还靠着裙带关系抬举自己家人。后晋的灭亡,辽国固然是外因,可石重贵自己作死,才是内因。换句话说,他不胡来,后晋兴许还能多撑几年。 这事放今天看,也挺让人唏嘘。人一冲动,啥都敢干,可后果往往不是自己能扛得住的。石重贵当皇帝没几天,就被自己的私欲拖下水,冯氏也没能逃脱悲惨的结局。这段历史,血淋淋地提醒着后人:感情这东西,不能没底线,更不能拿来当借口害人害己。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