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在广州解放前夕,国民党上将刘峙以治病为名,带着三姨太黄佩芬及四

周平聊历史 2025-05-20 15:23:19

1949年10月,在广州解放前夕,国民党上将刘峙以治病为名,带着三姨太黄佩芬及四个子女来到香港。刘峙敛取了不少的钱财,因此在香港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在一段时间内过得可谓是逍遥自在。  刘峙这人,出身江西吉安一户穷人家,小时候家里连饭都吃不上,谁能想到他后来能爬到国民党“五虎将”的位置?靠着军功一步步往上混,他也算风光过。可惜,风光没多久,1948年淮海战役把他打回原形。那时候他当徐州“剿总”司令,指挥一塌糊涂,国民党几十万大军被打得稀里哗啦,蒋介石气得直接把他撤了职。这场败仗不仅是军事上的滑铁卢,也把他的人生推向了下坡路。   1949年10月,眼看广州要解放,刘峙知道大陆待不下去了。他赶紧收拾细软,以治病的名义带着三姨太黄佩芬和四个孩子跑到了香港。那时候香港还是个避风港,他手里攥着从大陆带出来的大笔钱财,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住豪宅、吃大餐,花钱跟流水似的,活脱脱一个“花天酒地”的派头。可惜,这种好日子没持续多久,麻烦就找上门了。 他那些旧部下,仗着过去的情分,一个个跑来“打秋风”。今天这个说没钱吃饭,明天那个说要做生意缺本金,刘峙碍于面子,没少掏钱。可他再有钱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家底儿眼看着就薄了。更倒霉的是,蒋介石那边也没给他好脸色。1950年蒋复职,刘峙巴巴地发去贺电,想拍个马屁,结果换来的是一顿臭骂,说他没骨气、不争气。这话像刀子一样扎心,刘峙一气之下病倒了,躺在床上直发愁:香港这日子没法过了。 就在这时候,一个印尼侨商丘元荣给他出了个主意,说印尼机会多,不如去那儿闯闯。刘峙一听,觉得这是条出路,病还没好利索就收拾行李,1950年9月带着全家登船去了印尼。可这一走,不是天堂,而是另一场磨难。船上条件差,路途颠簸,到了印尼才发现,哪有什么“机会”等着他啊。他试着做生意,可没经验又没门路,投进去的钱全打了水漂,生活一下子紧巴起来。 这时候,三姨太黄佩芬站出来了。她在当地华侨学校找了份教书的活儿,勉强维持家用。刘峙呢?闲着没事,有回替她去代课,没想到学生挺喜欢他这老头儿讲课,学校干脆聘他当了老师。他教得还挺带劲儿,日子总算有了点盼头。可这平静也没多久,1952年底,蒋介石突然派人找他,说让他回台湾。刘峙琢磨了一下,收拾东西就回了台,从此结束了教书的日子,在台湾安安稳稳过晚年。 回过头看,刘峙这人真是个矛盾体。说他能耐吧,他在战场上稀里糊涂,淮海战役那几十万人的命搭进去,他得负大责。可要说他没本事吧,他从穷小子混到上将,也不容易。他敛财不少,逃到香港那段日子活得像土皇帝,可后来钱花光了,还得靠老婆教书养家。这一路,从大陆到香港,再到印尼,最后落脚台湾,起起落落,跟坐过山车似的。 他这辈子,多少跟时代绑在一起。国民党那会儿内斗不断,外战又不行,刘峙这种人不过是棋盘上的卒子,风光时被捧上天,失势了就没人理。香港那段奢华日子,是他最后的狂欢,之后在印尼的落魄,又让他尝尽了世态炎凉。回台湾后,他倒是老实了,没再折腾,估计也折腾不动了。   刘峙的故事,说白了就是个普通人被卷进大时代的缩影。他不是什么英雄,也谈不上多坏,就是个在乱世里求生存的老家伙。战场上的失误让他背了大黑锅,可生活里的挣扎,又让人觉得他挺接地气。毕竟,谁还没点想过好日子的心思呢?只是他这“想”,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些。

0 阅读:154

猜你喜欢

周平聊历史

周平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