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黑龙江警方带着一名经济案诈骗犯来医院治疗胸膜炎,结果后来他居然趁大家

如梦菲记 2025-05-20 11:46:47

1985年,黑龙江警方带着一名经济案诈骗犯来医院治疗胸膜炎,结果后来他居然趁大家没注意逃走了,更让人意外的是,19年后这个逃犯成了亿万富翁,而且还把情人捧成了大红大紫的明星。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5年冬天,哈尔滨一家医院里,警方押送着一名经济案件嫌疑人入院,这人叫沈俊林,因涉嫌诈骗被捕,正等待进一步起诉。   他在看守所期间突然说胸口剧烈疼痛,经医生检查被诊断为胸膜炎,出于人道考虑,警方批准住院治疗,并安排了专人值守。   医院人来人往,病房管理相对松散,沈俊林对病房环境十分上心,经常在医生查房和护士巡视时观察动线和安全漏洞,他注意到病房外的窗户没有加装防护栏,下面是一颗高大的白桦树,树枝延伸至窗边。   住院第六天深夜,趁着看守换班的短暂间隙,他以去洗手间为由离开病床,从预先踩好的窗户翻出,借助树枝滑落地面,迅速消失在医院后巷的小路上。   从此他不再是沈俊林,他一路南下,先是在天津、徐州等地短暂停留,不敢使用身份证,靠临时工维生,到了广州,他给自己取了个新名字——潘顺宝。   他开始贩卖旧电视机,跑批发市场,做熟人生意,他不敢租用固定门店,每隔两三个月就换地方,收入虽然不多,但足够养活自己,两年后,他去了深圳,靠倒腾二手电器攒下第一笔本钱。   他小心谨慎,和人打交道从不多言,不拍照,不登记,不留下纸面记录,1990年前后,股市刚起步,他看中这块机会,转而投身证券市场,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很懂得观察市场情绪,擅长分析热点走势。   他只做短线操作,赚一点就跑,几次押中热门股,资产开始积累,为了融入更高圈层,他托人办理了假户口、假学历,进入了一家名为“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机构挂职,负责咨询和业务对接。   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他已经在北京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涉及投资和地产咨询,为了避免引人注意,他几乎不在公开场合露面,开会坐在角落,从不接受采访。   他懂得如何在灰色地带游走,见人说话留三分,不动声色中扩展了自己的商业版图,一次在海南考察项目时,他偶然走进一家酒吧,台上的女歌手声音清亮,台风稳重。   他多次捧场,后来资助她录制专辑、签约公司,这个叫刘晓梅的女孩改名“谢雨欣”,在他的全力支持下进入演艺圈。   他为她注册公司、投拍影视剧,还花重金购买歌曲版权资源,1998年,谢雨欣登上央视舞台,知名度迅速上升。   与此同时,他又开始在北京建立起更复杂的金融网络,他通过一位航天单位的中层干部认识了张姓主任,对方信任他,介绍他给更高层的科研负责人厉建中。   在一番包装和游说后,他成立了北京银事达咨询有限公司,并邀请厉建中担任名义董事长,作为交换,他承诺提供四千万元技术支持资金,实际这笔钱来自航天系统的专项拨款。   钱到账后,公司并未有任何实质项目开展,厉建中很快发现自己被架空,提出质疑时,对方称资金正用于准备高科技合作方案。   为避免审计问题暴露,潘顺宝又劝说厉建中继续追加一亿两千万的资金投入,对方迫于压力签字批准,没想到这笔钱很快被转移到多个账户,最终下落不明。   随着航天系统展开内部审查,资金去向成为重点,警方介入调查,在对公司突击检查时,一名老刑警注意到潘顺宝在接受盘问时刻意遮掩面部,这一细节引起警觉。   档案室调出通缉记录,经比对相貌和指纹信息,终于确认,这位商界红人潘顺宝,正是1985年逃脱医院看守的沈俊林。   身份揭露后,潘顺宝没有争辩,他承认自己便是当年越狱的诈骗嫌疑人,也交代了整个逃亡和财务运作过程,他因诈骗、非法经营、挪用公款等多项罪名被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   谢雨欣在得知真相后公开与他断绝关系,并表示从未参与其公司事务,潘顺宝的财富和名声随之崩塌,他从风光无限的企业家沦为阶下囚。   这起事件成为当年震动全国的财经新闻,也提醒人们,一个人再怎么伪装,也难逃法律的追踪,沈俊林的故事,以一种极具警示意义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重庆晨报——逃犯20年赚亿元捧红同居女星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